扶风科技工业园
--“十二五”发展回顾及“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三五”期间,是扶风科技工业园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现代化,加快建设新扶风”总战略,坚持“四个第一”,实现“四大突破”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将以食品工业为支柱和特色的扶风科技工业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工业强县目标,根据《扶风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特制订扶风县“十三五”工业基地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扶风科技工业园于2002年5月经宝鸡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园区位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沿线的扶风县绛帐镇,东邻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西宝高铁、法汤旅游专线等交汇于此,是西安宝鸡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十二五”期间,工业基地办公室把加快园区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动力,以改善园区投资环境为保障,全力以赴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面貌发生明显改善,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要按照规划目标,逐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达到项目落地所需的投资硬环境,形成快速发展的有力平台。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和服务体系,坚持软硬环境一齐抓,把园区建成全县乃至全省最佳的投资区域,实现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目前,园区企业已达150多户,从业人员3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以食品为支撑,以纺织、机电、建材为骨干的产业格局。现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7户,年产各类食品150万吨,其中方便面31万吨,面粉50万吨,饮用水30万吨,冰茶饮料15万吨,食用油17万吨,乳品7万吨,产棉纱7万余吨,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77.8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工业增加值23.21亿元,上缴税金6800万元;园区企业共创出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3个陕西名牌,4个国家免检,4个陕西著名商标。近三年来,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年均3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6%。“十二五”期间,扶风科技工业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陕西省“13115”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陕西省首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等。
(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十二五”期间,建成长2200米、宽40米的东西大道;建成长2200米的扶杨路;拓宽改造了长1700米的迎宾路、长1000米的中大路,硬化了长400米的2号路;完成了园区道路绿化、亮化、排水、电力、电信等配套工程建设;投资1000万元的110KV变电站工程、投资700万元1.7公里的3号路道路及排水工程、投资300万元的自来水厂等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东西大道和迎宾路绿化亮化、电力、通讯、有线电视、自来水管网、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使园区基础设施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二)入园项目不断增多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的中心工作和园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多渠道招商引资,先后组建了建忠集团、圣丰乳业、凤友油脂等民营食品企业,建设了震华纺织、宇通纺织、京山纺织等纺织企业,引进建成了今麦郎食品(宝鸡)有限公司、今麦郎面粉(宝鸡)有限公司、今麦郎饮品(宝鸡)有限公司、宝鸡泰荣瓷业有限公司、金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新希望农牧等知名企业。到“十二五”末,园区企业已达155户,其中工业企业84户,规模以上企业27户。
(三)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14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7.8亿元,是2010年的4.6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3.21亿元,是2010年的3.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6亿元,是2005年的2.7倍;招商引资项目43个,是2010年的1.6倍;合同引资80亿元,是2010年的3.6倍;完成税收6800万元,是2010年的3.4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近一半,扶风科技工业园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在7%-8%之间,经济增长预期指标可以确定为7%或7%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进入大转型时期,全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扶风科技工业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出现新机遇
一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园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随着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迫切,劳动密集型产业北上西移的速度加快,扶风科技工业园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资源要素价格低廉,具备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二是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重点支持发展沿渭河百公里工业长廊,为园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关—天规划的实施,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这为园区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扶风已被关—天规划列为统筹城乡发展重点示范区,绛帐镇是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扶风科技工业园又是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这为我们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争取支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西宝客专、西宝高速、法汤旅游专线改扩建的完成,西宝中线拓宽改造等大项目以及园区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投资环境。四是园区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园区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以食品为支柱的发展格局初具规模,为园区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以上诸多有力条件和机遇,“十三五”期间,实现扶风科技工业园跨越式率先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二)存在新问题
园区成立以来,在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目前园区无论从发展规模、设施配套、产业聚集、环境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其它先进园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园区发展面临着需要解决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一是园区招商引资方面创新意识不足,没有将园区的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竖立起来,为吸引客商和引进项目提供更多动力;
二是没有处理好招商引资与各项规章制度的关系,为了发展园区项目,有时候想在招商引资和规章制度之间寻找平衡点,事实证明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园区发展举足轻重;
三是食品工业聚集效应不突出,产业链不长,要实现西部一流食品工业园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四是产业层次较低,缺少高科技密集生产型的项目和企业引入;
五是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十三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实现园区率先崛起,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十三五”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业强扶”的总体要求,以建设西部一流食品工业园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扶风科技工业园交通区位优势、环境资源优势、食品加工工业优势,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食品工业为主导,以纺织、机电为支撑,加快培育食品产业集群、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骨架,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商贸、物流、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立足实际,科学分析,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扶风科技园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研究制扶风科技工业园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使其成为指导园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四、“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围绕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投资人居两相宜的特色食品工业园的目标,以食品工业为龙头,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有效聚集各类生产要素,提升区域竞争力,培育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实现扶风科技工业园率先崛起,跻身省级开发区行列,使扶风科技工业园成为县域工业的龙头和全市增长速度最快、带动能力最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区域之一。
(二)经济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到2020年,经营总收入突破18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财税收入突破1亿元。到2020年,入驻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户,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3户以上。
(三)企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入驻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户,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3户以上。
(四)社会发展目标
通过园区食品和生物工程等项目的发展,继续带动周边县区小麦原粮、油菜籽、乳品等农产品原料的消化,继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安置,推动农民的收入不断提升。
通过扶风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继续带动扶风劳动力市场、货物运输、饮食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扶风全县从事食品加工产业人员3万余人,每年短期劳务工人16万人,食品、农产品运输量600万吨,共实现经营收入20亿元,占到扶风全县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通过园区食品科技产业的发展,继续带动社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骨架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1、继续完善园区路网建设及供排水、电力、通讯、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实施北一路、东西大道延伸段、园区2号路道路及地下管网、给排水、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入园企业提供环境保障。
2、加快园区迎宾路绛帐广场等商业、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服务承载力。
3、完成东大街道路及排水工程,加快迎宾路以东开发建设步伐。
4、加快园区文化休闲广场、物流中心、住宅楼、廉租房、宾馆、医院、客运站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园区载体服务功能。
五、重点发展产业
1、食品工业
方便面、饼干、肉干、果冻等生产; 乳制品、奶源基地建设; 菜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加工; 饮用水、冰茶、果汁、果醋饮料及果酒、保健酒开发生产; 风味小吃、速冻食品生产加工; 食品添加剂、中草药提取等生物工程建设。
2、农副产品加工业
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深加工; 高档饲料生产加工; 辣椒系列产品研制开发; 苹果、猕猴桃、枣类、柿子等果品加工开发; 脱水蔬菜、纯鲜蔬菜及冷冻蔬菜等加工生产; 秦川牛、生猪及家禽等屠宰加工; 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
3、纺织工业
气流纺纱项目; 磁悬浮高精纺项目; 高档装饰布料生产项目; 特种纱生产项目。
4、机电工业
高新技术电子产品生产项目; 数控机床设备研制开发; 食品加工机械、农用机械开发生产。
5、其他产业
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研制开发; 新型管材、管件开发制造; 新型陶瓷制品开发生产; 新型包装材料研发生产; 物流中心建设。
六、“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十三五”期间扶风科技工业园规划建设项目42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0个,产业建设项目32个,投资总额41.75亿。
(一)基础建设
1、中小企业科技研发中心
建设内容:在园区东西大道南侧、迎宾路以西,新建1栋12层、17000平方米的集企业孵化、产品研发、会议办公、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绛帐工业园中小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完善建设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
投资金额:8000万元
2、绛帐工业园整体开发项目
建设内容:在现有开发建设基础上对园区内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不断提升园区载体服务功能。
投资金额:20000万元
3、工业园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工坊)项目
建设内容:在绛帐工业园区东西大道北侧,拟建设标准化厂房11栋,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为招商引资、创业孵化项目提供服务设施。
投资金额:20000万元
4、文化休闲广场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建设文化休闲广场工程
投资金额:5000万元
5、仓储物流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物流中心工程。
投资金额:12000万元
6、绛帐老镇区综合改造项目
建设内容:实施老镇区综合改造项目。
投资金额:20000万元
7、绛帐车站西闸口跨铁路高架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绛帐车站西闸口跨铁路高架桥工程
投资金额:10000万元
8、工业园实验小学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工业园实验小学一所
投资金额:3000万元
9、绛帐车站老区房地产开发项目
建设内容: 实施绛帐车站老区房地产开发工程
投资金额: 15000万元
10、垃圾中转站
建设内容:建设园区垃圾中转站
投资金额:1000万
(二)项目建设
1、果蔬脆片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新建宿办楼、厂房、技术研发中心等相关设施,购置安装30条果蔬脆片生产线。
投资金额:6000万元
2、休闲食品生产项目
建设内容:新建办公室、职工宿舍楼等相关设施,购置安装薯片、薯条、豆干等休闲食品生产线10条,并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投资金额:5000万元
3、脱水蔬菜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新建办公室、职工宿舍楼等相关设施,购置安装脱水蔬菜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7000吨脱水蔬菜加工项目。
投资金额:6000万元
4、浓缩果汁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征地100亩,购置进口浓缩果汁设备、原汁饮料机械设备以及相关质检设备各一套,建设年产2万吨浓缩果汁生产线,生产各类瓶装、袋装、盒装果汁饮料。
投资金额:22000万元
5、温泉酒店项目
建设内容:项目占地50亩,利用园区已经钻探成功的3000米地热井,出水温度达到70度以上,建设温泉汤池,特色泡池,游泳池和水疗室等设施,集住宿、度假、餐饮、娱乐、水疗、购物,商务中心、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温泉酒店。
投资金额:20000万元
6、田园浓香醋及果醋开发项目
建设内容:征地50亩,建设浓香醋及果醋加工生产线一条,新建办公楼、研发中心、职工宿舍等相关设施。
投资金额:5000万元
7、液态奶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新建办公室、职工宿舍楼、研发中心、库房等相关设施。
投资金额: 6000万元
8、猕猴桃深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猕猴桃加工生产线一条,将猕猴桃深加工为猕猴桃干、猕猴桃汁等产品,并配套宿办楼、冷库等设施。
投资金额:5000万元
9、特色牛肉干生产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特色牛肉干生产线一条,配套宿办楼、库房等相关设施。
投资金额:8000万元
10、复合维生素含片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复合维生素含片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10000万元
11、高级食用油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高级食用油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6000万元
12、畜禽饲料加工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 建设生产综合车间(含生产车间、成品库、原料库、半成品库等)、办公室、化验室等。
投资金额:8000万元
13、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4500万元
14、生物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成处理中草药原料及提取物的生产线三条。
投资金额:12000万元
15、高级保健茶生产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保健茶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8000万元
16、有机生物菌肥研发、生产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有机生物菌肥生产线一条,建设研发中心配套设施。
投资金额:11000万元
17、出口型糖果、饼干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出口型糖果、饼干生产线各一条。
投资金额:15000万元
18、玉米深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玉米深加工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60000万元
19、蜂蜜乳酒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蜂蜜乳酒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20000万元
20、服装加工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服装加工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16000万元
21、彩印包装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 建设彩印包装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5000万元
22、高级新型建材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高级新型建材生产线项目一条。
投资金额:20000万元
23、彩板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彩板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3000万元
24、高档功能性纺织面料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高档功能性纺织面料加工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12000万元
25、高档家纺布艺生产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高档家纺布艺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10000万元
26、生物质发电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
投资金额:35000万元
27、新型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新型包装材料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5000万元
28、软饮料生产加工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软饮料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2000万元
29、锅巴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锅巴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2000万元
30、氨基酸螯合物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氨基酸螯合物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2000万元
31、利乐砖乳制品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利乐砖乳制品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3000万元
32、高档奶粉生产线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高档奶粉生产线一条。
投资金额:5000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保障园区安全生产
成立工业基地安全生产机构、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机构的整体协调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执行督查制度,强化对园区发展中的重大安全问题、重点安全问题的协调解决和落实能力。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保障园区安全生产。
2、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工业基地办作为县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同级政府管理权限,根据园区发展需要,逐步在园区设立公安、工商、税务、财政等垂直管理机构,为园区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绛帐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及融资合作平台职能。建立园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大力培养和吸纳一批适应园区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薪酬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到园区工作。对在招商引资、项目争取、环境保障等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
3、加强土地有效供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充分保证园区建设发展的土地需求,园区用地指标在全县范围内调配平衡,优先倾斜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土地储备功能,积极建立经济补偿、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加大园区土地报批和征收储备力度。加强园区土地管理,对超时限圈而不建的土地,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4、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2016年,县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列支1000万元,作为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园区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5、全力优化投资环境
全面落实“四个一”项目援建制度,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工作班子服务、一套政策扶持的直通车服务。全面推行职能部门和服务行业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园区进行的各种检查、收费、纠章等工作,须园区批准继续。开展“百名机关干部进民企”搞服务活动,积极帮助企业争跑项目资金,加大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强化宣传推介,提升企业家社会地位,营造尊商、亲商的社会氛围。狠抓园区环境治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构建平安园区、和谐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