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files/20191212221955s466.jpg)
陈杨寨村位于南端,全村八个村民小组、710户,2800多人,现有党员90多人。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陈杨寨村已发展成成阳南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一个富裕文明的村庄已在成阳篷勃崛起。
近年来,村两委会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把引导全村村民发挥位置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朝着经济多元化,农村城市化方向迈进作为主旋律。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扩大招商引资,使得奥星、秦源、秦川、服装学院、建材市场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落户辖区。尤其是世纪大道的开通,西宝高速公路成阳出口为我村子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有了地理位置的优势,也不能坐等吃空,有了好的政策,更不能不求发展,基于正确认识。我们以建材市场、机动车销售市场、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商业、餐饮服务业为主增加经济效益,现有耕地实现了高优农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以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不仅是树立全村整体形象的大辜,也是促进全村文明、健康、稳步发展的大事,特别是在优化美化环境,为经营者、为村民发展经济方面。村上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结合本村实际的制度与措施,并形成了从村长到村民小组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工作制度,来落实“一法两例”,使村民在大环境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了整治村容,村上成立了文明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买行由书记挂帅,村主任负责,村综治办实施群众自觉参与清运组操作的运作模式来治理环境卫生。做到条务街道有人管、有人检查、有人扫、有人拉。做到摊位整洁,街道干净,使村子形象得到提升。经市区“三创”办多次验收达标。
在抓环境卫生的同时,以政治文明为根本点,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要求,引导干部坚持“八坚持、八反对”,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和信念。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增强村民精神文明意识。利用“春节”、“五四”、“八一”、“十一”、“老年节”等节目,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群众在笑声、掌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好丈夫”等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把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渗透到家庭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从99年到如今,我们投资600余万元建起了规模大、设备全的农村一流学校,为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提供很好的环境。
二、把一切都落实到物质文明上
目前,我们村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各种经营。全村80%的户都有私房出租,70%的经营商店、餐馆、小吃摊、修理、服装加工等各类行业。用最保守的数字计算,村民家庭平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
全村工商贸总收入达到一亿多元,其中:农业收入1000多万元,商业收入1200多万元,蔬菜运销500多万元,餐饮1000多万元,私人租房集体门店收入900多万元,机动车销售收入1100多万元,建材市场收1000多万元,电器、车辆修理、机械制造、家具制造、医疗、保健品生产等综合收入3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00多元,先后被咸阳市政府、陕西省命名为市级小康示范村、省级小康村先进党支部、秦都区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