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鱼河镇产业发展概况
鱼河镇位于榆林城区南31公里处,全镇辖13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总土地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275亩(退耕还林面积12600亩),总人口26174人(流动人口9004人),总户数5974户,有省、市、区驻鱼各企事业单位28个。我镇交通便利,210国道、榆绥高速公路、西包铁路及复线南北纵贯全境,地理位置南接镇川、米脂,西邻横山,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坚持围绕“12345”整体工作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和谐为主线,强化政策扶持、监督检查两项措施,狠抓设施蔬菜、富硒水稻和经济林果三项产业,加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新农村生态环境、干部队伍四项建设,实现产业格局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政府职能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五大目标),狠抓落实,以“基层组织提升年”为契机,以构建“三带两线”产业为抓手,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和谐发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9458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4743吨,羊子存栏26051只,猪饲养量20495头,肉类总产量1171吨,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6590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2.1亿元。目前,我镇已成为全市设施蔬菜第一大镇,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示范乡镇,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6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13.7%。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到位帮扶,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十三五”时期,特别是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区委区政府给我们颁发了责任状,我们也立下了军令状,全体机关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要上下同欲,戮力同心,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以脱贫攻坚统领各项工作,在“拔穷根”上下功夫。按照《鱼河镇攻坚脱贫实施方案》,启动实施鱼河镇“12356”扶贫行动计划,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两个结合,三个到户到人,采取五项措施,做到六个精准,力争我镇123户贫困户,280人,年内全部脱贫,2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
(二)大力发展休闲现代农业,着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全镇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三带两线”产业格局,按照“扩面积,促转型,创品牌”的总要求,在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一是扩面积,扩大“三带”产业基地种植面积。以全市设施蔬菜第一大镇为契机,今年,计划启动实施米家园则村350亩设施大棚种植项目;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依托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发展富硒水稻产业1000亩;进一步扩大山地林果产业带,计划实施王沙洼村山地林果核桃400亩,葡萄200亩;发展高家洼村二组(原新庄科)山地苹果300亩;打造寺伙沟村葡萄采摘基地200亩;同时对李家沟、梁渠等4个村2100亩大扁杏、桑葚等传统特色林果进行发展规划,实现提质增效。二是促转型,全力打造“两条”休闲旅游线路。以“大美榆阳”为载体,坚持“旅游+”跨界融合模式,通过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有机结合提升附加产值。重点做好“三个一”:打造一个示范点,今年,重点打造金沙湾“四区”旅游示范点建设。自主采摘区,以桃,枣,葡萄等时令水果为主;休闲垂钓区,以水上项目、儿童乐园和成人垂钓为主;特色烧烤区,以林下自主烧烤为主,体验野外原生态;功能餐厅区,以农家特色饭、自酿葡萄酒为主,勾起回忆,感受过去。建好一个体验点,以设施蔬菜为依托,重点建好王新庄休闲体验点。建设葡萄长廊1公里,打造农耕体验区,让人们告别城市的喧嚣,参与到农田耕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打造农家乐示范户5户,让游客接地气,体验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真正内涵。挖掘一批好景点,深度挖掘全镇人文景观资源。以陈家沟石佛古寺,鱼河镇城隍庙会等历史人文景观为依托;打造鱼河镇武警世纪林以及李家沟、梁渠等村组2100亩大扁杏春观花、夏品果、秋赏叶的美好景致。三是创品牌,创建“三带”产业优质品牌。以积极创建鱼河无公害果蔬、鱼河富硒大米、鱼河小杂果为目标,激发品牌效应,大力推行“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发展电子商务下农村,进一步降低农产品流通和交易成本,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问题,把改善民生做为首要任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道路建设方面:积极争取资金完善梁渠、王沙洼2个村硬化园区道路10公里;实施陈家沟至金沙湾道路硬化3.7公里;实施新建、高家洼、米家园则等3村生活、生产道路硬化9公里;实施许家崖村环路硬化1公里。二是水利建设方面:启动实施郑家沟村等3村的人畜饮水改造工程;完成郑家沟村、房家沟等村灌溉渠道的砌护任务;启动实施王沙洼等4个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砌护渠道11公里;启动实施许家崖等3村道路边沟防护工程。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完善抢险应急预案,建立严格的防汛值班制度,确保安全度汛。三是电力建设方面:启动实施南沙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架设高低压线路400米;实施王新庄农田改造项目,打机井7眼,架设高低压线路1公里;计划实施新建等6个村组亮化工程。四是新农村建设方面:完成南沙村新农村建设项目,道路硬化5.2公里;铺设上下水管网3公里,完成南沙旧村道路硬化2公里。五是民生建设方面:实施郑家沟小学、李家沟幼儿园等基础教育条件改善项目,完善配套教学设施。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领域的投资,增加文体设施、新建农家书屋,启动阵地“清零”运动,实施高家洼、房家沟、米家园则阵地建设。提升卫计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优生优育、母亲健康、农村家庭创业三大工程,全面落实两孩生育政策,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推进敬老服务,结合李家沟村创办老年幸福院成功经验,计划在梁渠村、王新庄村进行推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弱势人群的扶危帮困工作,扎实开展好养老保险、危房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粮食直补等各项惠民政策。
(四)加大集镇建设管理,着力提高群众人居幸福指数
一是投资2421万元启动实施鱼河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打通断头路1条,硬化道路3公里,铺设上下水管网3公里,绿化巷道14250平米,安装路灯111盏,进一步完善公用设施功能。二是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加强集镇建设管理办法》,加大环卫工作力度,保障环卫工作经费,将环卫工作延伸到村组。三是进一步巩固集镇建设成果,集镇管理办公室经常性开展野广告清理、店外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改善集镇居民生活环境,大幅提升人居幸福指数。
(五)狠抓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继续加大各村环卫综合整治力度,全力做到道路两侧无暴露垃圾,做到河流水岸两旁无杂物堆放、杂草丛生、暴露垃圾、建筑和生活垃圾堆放。启动实施许家崖村道路绿化5公里;完善寺伙沟村一事一议道路绿化6公里;实施李家沟村广场绿化项目和房家沟村地质隐患治理项目。
(六)夯实安全生产任务,营造和谐稳定发展氛围
我镇安全维稳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历年遗留的老缠访户、老大难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道路交通、民爆物品、建设施工、加油站等场所的安全隐患还存在不少。一是要落实带片领导、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安全包干责任制,严格推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任务谁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二是强化信访维稳,加强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信访办理,提高办事效率。规范信访工作秩序,提高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夯实首问责任制,防止形成积案。同时要认真及时地做好越级上访的劝返工作,要加强信息通报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及时果断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凡因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要坚决追究责任。三是要抓社会治安大整治,要从严、从重、从快查处打击危害全镇的地痞、流氓和丑恶黑势力,确保全镇平安,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七)创新基层党建载体,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扛起党建主体责任,扎实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构建“一统三管”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省市区有关规定和办法,坚决反对和整治“四风”问题,切实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改落实。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常态化学习,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立专题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完成好规定学习任务,进而取得实效。二是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尊崇党章。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通过建立健全《鱼河镇党委议事规则》、《鱼河镇党委会议提案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部门提出、会议研究,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全面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加强干部管理。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全面细化责任清单,从严考核责任,成立鱼河镇重点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全面开展 “庸、懒、散、慢”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印发鱼河镇工作督查通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严格干部职工考勤制度,实行星一至星五工作日,全天候上班制度,严禁干部“走读”,落实指纹签到制,对迟到、早退、矿误的干部职工有严厉的奖惩措施,考勤实行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半年一兑现的工作机制。
积极推行驻村干部到村工作制,各片以片为单位,结合各村实际,安排好集中到村工作时间,做到干部沉下去,服务到村组,问题不上交,解决在村组的驻村工作模式。四是强化村干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榆阳区村干部管理考核细则(试行)通知》文件精神,及时出台《鱼河镇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等8项制度,严格执行村干部坐(值)班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村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切实做到服务基层。
潮平岸扩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鼓足干劲、抢抓机遇、奋发赶超,用“三带两线”谱写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新篇章,为把鱼河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幸福小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