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陕西,让陕西走向世界

新闻

从《觉醒年代》看新时代党员的信仰传承与奋斗坐标

发布时间:2025/8/14 浏览量:1052

爱国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脉络,铺展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建党的壮阔史诗,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先驱者在暗夜中求索救国之路的群像刻画得入木三分。剧中,陈独秀振臂疾呼“青年如初春,如朝日”的热忱,李大钊踏雪送《新青年》的执着,陈延年、陈乔年兄弟镣铐加身仍昂首赴死的决绝,不仅复刻了百年前的滚烫初心,更如灯塔照亮新时代党员的奋斗征程。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里,先驱者用生命书写的答案,正是今日党员砥砺前行的坐标。

爱国,是刻入骨髓的行动自觉。当国家蒙辱、文明蒙尘,北大校园里,郭钦光以生命唤醒国人的呐喊,成了那个年代最震撼的爱国宣言,他的血没有白流,万千青年由此冲破迷茫,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呼声中挺起民族脊梁。这份爱国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清醒后的勇毅担当。新时代党员接过这颗赤子之心,当如“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于戈壁,如“芯片人”日夜攻关于实验室,在国家需要的领域扎根深耕,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把爱国情化作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实绩,让复兴之路在实干中延伸。

担当,是贯通理想与现实的实践桥梁。《觉醒年代》里,鲁迅在冷寂中提笔写下《狂人日记》,以文字刺破封建礼教的伪装;辜鸿铭在北大讲台上痛陈“中国人的精神”,用赤诚守护文化根脉;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冲破军警阻挠上街游行,用热血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身份各异、立场有别,却都在时代呼唤时选择站在前列。这份担当,是明知前路坎坷仍一往无前的勇毅,是看清时代症结后主动扛责的清醒。新时代党员传承这份担当,当如脱贫攻坚战场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驻村书记,如抗疫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白衣战士,如防汛救灾中“人在堤在”的冲锋队员,在群众需要的地方亮出党员身份,在急难险重的关头扛起千钧重担,让“担当”二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落地生根。

信仰,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仍觉“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李大钊振臂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用生命践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正是这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让无数青年冲破思想迷雾,认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如今,硝烟散尽但考验仍在,新时代党员更需握紧这把火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挂在嘴边,而是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读懂“人民至上”,在科技创新的攻坚中践行“实事求是”,在应对风险挑战时坚守“辩证思维”,让信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百年前,先驱者以“觉醒”破局,在黑暗中开辟光明之路;百年后,新时代党员当以“传承”聚力,在复兴路上续写华章。从《觉醒年代》中汲取的,不仅是感动,更是行动的坐标,以爱国为底色,让每一份奋斗都与国家同频;以担当为筋骨,让每一次实践都回应时代呼唤;以信仰为指引,让每一步前行都向真理靠拢。如此,方能在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先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让红色基因在接续奋斗中永远鲜活。

作者:李小军 

联系我们

电话:029-87298388

广告:135-7227-5668

招商:158-2907-4800

邮箱:w87298388@163.com

官网:http://www.wangshangshaanxi.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省政府北门68号院

主办单位:网上陕西数字互联编辑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省政府北门68号院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网上陕西数字互联观点。

如有不当或有误,请联系本网E-mail:w87298388@163.com   我们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客服:158-2907-4800      电话:029-87298388       技术支持:丰巢科技

网上陕西数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