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传达不过夜”,乍一听是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可真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啥文件都往“不过夜”里套,就变了味、走了样。中办、国办新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里专门点出这一条,恰恰戳中了基层干部心里那点说不出的堵。
谁都明白,“不过夜”的初衷是好的。上级有紧急部署、重要精神,当然得快马加鞭传达到位,耽误了时机可能出大问题。可现实中,有些部门把这当成了“万能模板”:鸡毛蒜皮的通知要连夜开会,早就明确的常规工作也要“不过夜”传达,甚至一份可看可不看的参考性文件,都得拉着基层干部从被窝里爬起来“学习领会”。
基层干部不是铁打的。白天跑村入户处理杂事,晚上还得应付一场接一场的“不过夜”会议,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脑子却越来越空。有干部开玩笑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哪还有时间干实事?”这话里的无奈,藏着多少被形式主义消耗的精力?
说到底,“传达”的目的是“落实”,不是比谁开会开得快、开得多。紧急的、重要的,当然要争分夺秒;常规的、琐碎的,完全可以统筹安排,让基层有时间消化、有精力落实。少些“为了开会而开会”的执念,多些“怎么干好才重要”的思考,才能让“不过夜”回归本意,让基层干部从会议室里走出来,真正沉到群众中间去。
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的虚功,增的是真抓实干的实效。别让“开会不过夜”成了压垮基层的又一根稻草,这才是对“执行力”最实在的尊重。
作者:李小军
电话:029-87298388
广告:135-7227-5668
招商:158-2907-4800
邮箱:w87298388@163.com
官网:http://www.wangshangshaanxi.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省政府北门68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