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重任 理财惠民生
——商南县财政局先进事迹材料

商南,衔豫接楚,地联八县,依秦岭东南而居,缘丹江润泽而兴。融秦风楚韵,集南北文化,物丰民淳,山水旖旎。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敢打硬仗的理财铁军——商南县财政局。他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兴一方财政,富一方百姓”为己任,紧扣“稳增长、保民生、促转型”的目标,坚持改革与发展并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管理与监督并举,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催人奋进的高昂旋律,谱写出新时期财政工作新的华章。

做活财税增收文章

近年来,受国内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制约影响,财政增收形势日益严峻;但财政保障的领域日益拓宽,涉农惠农补助不断提标,刚性支出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锐,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是一道难解之题。商南财政局临危不惧,克难攻坚,坚持以收入征管为第一要务,冷静分析收入形势,理清工作思路,切实肩负起理财的职责,全力以赴抓财政收入,做大财政“蛋糕”。

为保障财税增收,县财政部门时刻绷紧收入这根弦,加强房地产开发、矿产品开采和土地出让、国有资产出租转让等重点税源的监控,加大税收稽核力度。实行矿产税费“一厅式”征收管理,建立源头发车、电子过磅和电子摄像监控的长效监管机制;深入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实行“部门执法、大厅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党务政务大厅收缴管理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全县共完成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速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201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5亿元,比2011增长83.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比2011增长126.95%。这一个个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在财政人眼里,它们却是鲜活的,凝聚着财政人的辛勤和汗水。

要想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有源头活水,广开财源才是兴财之道。为此,他们全面实施三年工业赶超计划,深入开展“育财强税”活动。2014年局长朱书梅同志亲赴西洽会等中省投资贸易活动,引进商洛市易联科级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智能化网络信息交换系统集成器生产项目和商洛市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3C数码产品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设立项目前期费、工业发展基金、旅游促销费、财源建设奖励基金和招商引资基金4200万元,支持年产2万吨管材生产线、物联网模块等县上确定的70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8.17亿元,光伏发电等29个项目建成投产,在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评比中名列第二。一大批大项目的到来,形成了一批新的税源增长点,推动了财政税收的迅速增长。2014年发展规上工业企业3户,新增产能8.5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9.62亿元、增加值19.55亿元,分别增长36.6%和18.4%。

做实支出保障文章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商南县财政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发展”,坚持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民生,确保重点支出需要。2012年县财政民生支出9956万元,2014年全县民生支出达到151843万元,是2012年的15.25倍,占2014年全县财政支出的84.2%和新增财力的86.5%,民生支出“两个80%”目标全面实现。逐年增加的民生投入,汇聚成商南广大城乡居民的幸福源泉。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基层群众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由于资金种类多、工作量大、面宽,涉及农业、林业、扶贫、民政等多个部门,兑付难度较大。为了确保惠民资金及时兑付,县财政局牵头于2014年深入开展了惠民资金专项检查活动,解决部分农户常年在外打工、跨区域移民安置、户口本姓名和身份证信息不符致使资金不能及时兑付的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审核落实力度,确保惠农政策全面落实。2014年县财政涉农投入3.8亿元,通过“一折通”及时、足额发放退耕还林、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公益林补偿金等惠农资金1.2亿元。查处挪用套取民生资金事件12起,纠正违规资金31.85万元。

做稳财政改革文章

商南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维持干部职工工资和单位正常运转都尚且困难,更不用谈日益增长的民生刚性支出。面对这一现状,县财政局领导敏锐认识到:唯有改革才有出路。他们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推行一系列财政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2015年县财政局按照“公平、透明、规范、科学”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将本级政府所有资金和资产的运行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畴,除涉密信息外,县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公开,内容细化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范围扩大到所有部门。只有让普通老百姓能看得懂,才能更好地接受人民和社会的监督,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同时他们根据中省市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商南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工作,截止目前,共清理结转结余资金6365万元,使财政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014年他们又升级国库集中支付软件,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会计人员培训,确保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平稳高效运行,全年支付金额4.8亿元,直接支付率达到88.9%。全面实施电子化政府采购,实行网上申报、审批、交易、支付和监控,2014年累计完成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资金1791.09万元,节约资金209.21万元,节约率达到11%。

做好作风建设文章

走进商南县财政局院内,“为民、务实、廉洁、高效”八个大字,赫然醒目,催人奋进。这是商南财政机关文化内涵的浓缩。“一张笑脸相迎、一口文明语言、一把椅子让座、一次说清办事流程”的“四个一”服务“规矩”,让来访办事者心情舒畅,如沐春风;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督查督办制,这些规章制度的狠抓落实,把辛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了群众。一条条便民措施,一项项温馨服务,彰显了商南财政人的新形象。

近年来,商南县财政局之所以能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主要得益于有一个团结有力、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乐于奉献的财政干部队伍。局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探索机关文化建设之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位机关干部团结奋斗、不断进取,无形的文化之手,催生出有形的工作效果。商南县财政局先后制定了《商南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学习的意见》、《商南县财政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二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入开展“财政干部作风提升年”和“为民服务深化年”两个主题活动,通过“三找三看”、“书记讲党课”、“我读一本书”、“我讲一堂课”等各种形式开展学习培训。两年来,局机关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近15期,选送财政干部参加省财政厅和市委党校的各类培训30多人次,曾荣获2013年度“全市财政系统计算机知识团体三等奖”、全市财政系统“中国梦 商洛梦 财政梦 我的梦”演讲比赛三等奖。通过学习培训干部队伍的素质明显进步,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2014年,在文化坪村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活动中,商南县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克服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困难,进村逐户摸底,掌握社情民意,按户施策、一对一制定帮扶计划。局党组研究制定了“中药材种植奖励扶持办法”,投入中药材扶持资金10万元,帮助村民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合作社;筹资35万元改善群众出行和居住环境。尤其是2014年商南遭遇88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牵动着财政干部的心,他们捐款15000元,放弃双休日,肩扛手提、租用三轮车送水上门,确保了干沟组、高峰组等6个生产小组78户290人的缺水户吃水问题,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旱救灾、帮扶脱贫之歌。

商南县财政局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举措,激活了该局的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和群众的好评。县财政局在行风评议中连续两年名列全县第一,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市为民服务深化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市标杆支部”等荣誉称号和省市县表彰奖励60多项。

无论岁月多少变迁,任凭风雨如何侵蚀,商南财政人将以肩担重任、胸怀人民的公仆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为建设幸福美丽商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6年6月7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