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情暖残疾运动员
志愿服务情暖残疾运动员
伤者及家属为宋晓纲送来锦旗
追寻先贤足迹弘扬传统文化
熔炼团队 挑战自我 凝聚力量拓展训练营
熔炼团队 挑战自我
铜川中支小品剧在宜君“普惠金融”之夜表演
“清风铜行”廉政书画展
好家风——我讲述、我传承
“铜川好人”宋晓纲讲述先进事迹
“寻找最美基层央行人”演讲比赛
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去延安开展活动
情系央行 巾帼建功
组织金融系统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关爱活动
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跟党说句心里话”主题活动
金融服务志愿者为群众讲解金融知识
伤者及家属为宋晓纲送来锦旗
追寻先贤足迹弘扬传统文化
熔炼团队 挑战自我 凝聚力量拓展训练营
熔炼团队 挑战自我
铜川中支小品剧在宜君“普惠金融”之夜表演
大美铜川 风采央行
排舞演出
2003-2005年度文明单位
省级文明单位
铜川市文明单位标兵
全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联系点成立
开展“手抄党章,学思践悟”活动
文明央行为你点赞——为志愿服务点赞
聚力文明创建 服务地方发展
--记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铜川市中心支行
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铜川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铜川中支”)成功当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这是自2013年1月被命名为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以来,铜川中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一直以来,铜川中心支行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推动全行整体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明确创建思路,持续强化创建机制,着力打造“五大载体”,全力推进“八大工程”,全方位构建精神文明建设与央行履职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多项工作得到总、分行和地方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区域金融改革座谈会、普惠金融国际论坛等高层次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
一、以创建促文明,“五个载体”夯实基础
(一)以制度建设为载体,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科室各负其责、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整体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铜川中支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铜川中支2015-2017年文明单位创建规划》等文件制度,并按年制定创建活动方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年度任务的高效完成和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以学习教育为载体,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金融大讲堂、青年大讲堂、科室小讲堂等形式开展理论武装和业务学习。认真落实“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及党风廉政主题教育要求,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为主线,全力推进“弘扬主旋律 筑牢主阵地”系列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为高效履行基层央行职责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三)以道德实践为载体,营造健康向上良好氛围。充分运用内联网、微博、微信、设立公益宣传栏等方式,有效引导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树立道德意识,增强创建观念,扩大创建活动的影响力。通过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选,举办道德讲堂、好家风我讲述我传承等活动,传承优秀文化,凝聚精神力量,学习先进人物,弘扬社会正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涌现出了“铜川好人”宋晓纲、“巾帼建功标兵”赫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深入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学雷锋、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向贫困人群、受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提供帮助,奉献爱心;发挥行业优势,组织成立全市金融系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宣传培训教育活动,有效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通过建立扶贫工作联系点,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全力以赴助推脱贫攻坚。
五)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推进文明创建纵横延伸。(深入开展文明科室、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党团员、优秀党团工作者、岗位能手、每月一星等评选活动,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业务工作发展,三年来,全行共获得全国、人民银行总行、西安分行、地方政府各类集体和个人荣誉86项。
二、以创建促履职,“五个带动”硕果累累
(一)带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以普惠金融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统领,紧扣铜川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和需求,灵活运用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三年来,先后出台金融助推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等30余项指导意见,促成铜川市政府与人行西安分行及省级四家涉农金融机构签订扶贫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协调市政府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17年6月末,全市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76%,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1.86和13.12个百分点。近三年全市贷款平均增速达18%,为铜川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
(二)带动区域金融改革工作成效不断提升。一是坚持普惠金融、金融精准扶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统筹推进,初步形成“服务创新+金融扫盲+便捷设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宜君模式”,得到中央深改办充分肯定;二是通过推动地方政府确权颁证,设立风险担保基金,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建立产权评估、交易平台等措施,“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取得重大突破。三是通过政策宣传解读、考核评级、风险核查等工作,稳步推进存款保险政策实施。四是支持长安银行等4家机构在铜设立分支机构,稳妥推进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网点布局更加优化,机构竞争力持续提升。
(三)带动金融管理与服务层次不断提升。一是全面修订金融管理与服务制度,加强金融监管机制手段创新,辖区金融稳定的基础不断夯实。二是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探索推行惠农支付服务站分级管理模式,提升站点活跃度和服务效率。2017年6月末,全市惠农支付服务站实现村级全覆盖。三是开展征信从业人员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实施小微企业“百村千户”信用助农工程,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失信贫困户信用重建机制,得到总行肯定,在陕西率先建立诚信企业与恶意失信企业“红黑榜”制度,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四是创新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质量年活动”,加强金融消费投诉管理,妥善处置各类投诉事件,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带动干部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围绕“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干部关键行为及事件记录、机关科级干部管理、岗位双向选择等制度,推动良性竞争,盘活人力资源,干部职工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内控运转,确保基础业务无差错、执行制度无疏漏、沟通协调无缝隙、内部管理无死角、尽心履职无余力,实现干部职工视野有拓宽、作风有转变、能力有增强、创新有突破、业绩有提升,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奋力拼博争一流”的良好局面。
(五)带动党风廉政建设氛围不断提升。三年来,铜川中支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使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得以更好地突显和发挥;通过开展金融系统廉政辩论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全力打造铜川金融系统“清风铜行”的廉政文化品牌;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点发放廉洁自律提醒卡,使廉洁自律贯穿央行履职始终,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三、以创建促提升 ,“三个必须”明晰思路
创建文明单位,关键是以文化人、凝神聚气,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单位共同发展进步,有效地将干部队伍素质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工作环境优化、精神生活丰富、发展空间拓展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促进干部队伍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和工作业绩的显著提高。我们体会到,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要切实做到三个必须:
第一,必须明确“重在过程,贵在坚持”的创建思路。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要始终围绕中心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争创全国级文明单位作为推动全行整体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做到业务工作与创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第二,必须注重载体建设和手段创新。要紧密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各个阶段的新要求和央行履职各项政策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和拓展载体,改进创建方法,丰富创建内容,坚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机构人员到位,创建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抓好抓实文明单位创建各项工作。
第三,必须发挥行业优势,突出央行特色。在创建过程中,要紧扣央行职责定位和行业特点,以金融支持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金融精准扶贫、普惠金融等重点工作为主线,有针对性的制定创建规划,把文明单位创建贯穿于基层央行履职全过程,以文明单位创建推动央行履职绩效提升,在助推地方经济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中彰显文明单位创建新成效。
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铜川市中心支行各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铜川中支将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励,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再鼓干劲,再添举措,继续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好行业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市金融系统创建工作做好表率,努力实现“文明央行”带动“文明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