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农业局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汉中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深化农业领域改革,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奋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粮油生产获得丰收。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推行稻油全程机械化,粮油夺得全面丰收。建立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13个14.4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9个9.8万亩,带动全市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3.7万亩,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转型升级。引进示范无人机航化作业,扎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02万亩,总产量104万吨,油料产量18.5万吨。我市选送的农作物种子首次搭载“天宫二号”进入太空。

二、畜牧产业蓬勃发展。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全力推行绿色环保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力度,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5%以上,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全市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城固顺鑫核心原种猪场建成投产,生猪产业联盟加快组建,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预计全年生猪存栏280万头、出栏410万头,肉类总产34万吨。

三、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坚持稳定蔬菜、突破菌业,大力推广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和“食用菌集中制袋分户种植”产业模式。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97万亩、产量225万吨。以香菇为主的袋料食用菌达到1.5亿袋,预计总产量4.5万吨。我市72吨香菇深加工产品成功出口韩国、越南。围绕魔芋种芋和病害防控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魔芋种芋短缺有效缓解、软腐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建设种芋繁育基地11个、示范村9个、种植大户86户。预计全市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36万吨。

四、茶叶产业效益提升。以良种茶园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龙头企业培育、茶叶清洁加工、品牌宣传推介为重点,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建良种茶园7.2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0.6万亩,培育丰产示范园10.5万亩,建设良种繁育基地610亩,茶园总面积达到113万亩,茶叶总产量3.85万吨。《汉中茶叶生产技术规范》《陕西工夫红茶》地方标准颁布实施。“汉中仙毫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活动历时55天穿越8个国家行程1.5万公里。“汉中仙毫”品牌价值18.99亿元,市场销售空间进一步拓展。

五、特色果业加快推进。认真落实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狠抓基地建设,实施优果工程,以柑桔、猕猴桃为重点的特色果业持续发展。全年新建猕猴桃基地3万亩,总面积达到7万亩。引进和培育猕猴桃工商企业40余家,建成种苗扩繁基地5个,花粉基地1个。预计全市果园总面积60.7万亩,水果产量42.6万吨。承办了全省猕猴桃产业发展座谈会,冯新柱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城固猕猴桃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十大知名果品”,与新西兰共建5000亩国际产业示范园初具规模。“城固柑桔”品牌价值15.73亿元。

六、农业领域改革顺利推进。今年我市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截至目前,已开展登记农户81.3万户,完成二轮公示农户80.88万户,完成实测494.53万亩,完成颁证农户70.97万户,颁证率87.29%,完成省上下达的85%的颁证目标。市县镇全面建成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县、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8个。全市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57.3万亩,流转率14.2%。

七、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13家,全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双亚等4家企业先后在上海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挂牌或上市。深入开展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活动,加快园区科技水平提升和全产业链开发,171个市级以上园区产值达到59亿元、增长12.4%。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63个,总数达到3783个;新认定家庭农场236个,总数达到794个。组织龙头企业抱团出击,邀请京津大型企业集团来汉考察洽谈,21家龙头企业与北京企业合作或设立销售网点,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休闲农业从业主体1644家,年接待游客2055万人次,营业收入12.87亿元,从业人员人均收入2.2万元,休闲农业成为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一二三产融合的新途径。

八、职业农民培育扎实推进。认真实施职业农民“塑造培育双工程”项目,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50人,新认定职业农民1025人,职业农民总数达到2923人,其中初级2589人、中级235人、高级99人。认定职业农民实训基地96个,其中省级9个、市级39个、县级48个。修订了《汉中市中级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市县均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和扶持奖励办法。组织参加第二届全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2人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10名选手荣获“优秀选手”称号,汉中市荣获“先进集体奖”。

九、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95.8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8263台套,受益户7823万户。农机总动力达到210万千瓦,总拥有量达到42万台件,全市主要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95万亩、38万亩和16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7%。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汉中成功召开。全市秸秆综合利用362.9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85.5%。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了全市11个县区、175个镇办、1911个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机统一的四级监管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了“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目标。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监管,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和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全市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市县累计完成蔬菜、水果样品检测37222个,合格率99.8%。全年41个生产基地和44个产品取得无公害证书。目前,全市共有137个生产基地、164个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11个企业、21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61个企业、157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累计有209个生产基地342个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11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地准出和追溯工作稳步推进,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为平台,45家企业或合作社加入追溯体系,32家企业44个产品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

十一、惠农强农政策有效落实。认真落实中省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全面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兑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99亿元。全市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95.8万元,完成结算1576.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8263台套,受益户7823万户,带动投入7742.5万元。完成中省项目245个,资金1.185亿元。其中城固、南郑、西乡分别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猕猴桃、水稻、茶叶转型升级示范县,每县给予1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汉台区河东店被省厅确定为一二三融合试点,给予1000万元的专项扶持。积极争取省厅继续将魔芋和猕猴桃作为我市特色产业进行支持,省厅分别支持500万元和1000万元;新申报的3个省级园区通过答辩评审,9个省级园区申报了提质增效项目。

十二、农业对外交流合作深化。积极贯彻落实《京汉农业经贸往来与务实合作框架协议》,举办了“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汉中主题日”活动,对我市特色主导产业和休闲农业进行了重点推介;邀请北京市农委带领顺鑫控股集团等10余家重点农业企业来汉实地考察,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与天津市农委签订《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加强两地农业科技和人才交流与务实合作;在G20农业部长会议陕西农业对外交流合作活动上签约9个合作项目11.8亿元,签约数量居全省各市之首;主办了陕南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合作洽谈会;组织参加西洽会、兰洽会、上海茶博会、西安茶博会、襄阳汉江流域农博会和乌鲁木齐欧亚博览会等一系列农产品推介活动,“汉”字号农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9个,到位资金8173.2万元。

十三、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讲三当”活动为抓手,加强政治学习,狠抓制度建设,党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部门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21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按时办结。群众来信来访办结率100%,没有发生越级和进京上访事件。“四城联创”年度任务全面完成。镇巴县渔渡镇九家榜村帮扶计划顺利推进、帮扶措施有效落实,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成效明显。牵头编制并认真实施《汉中市脱贫攻坚富民产业实施计划方案》,制定了《汉中市农业产业脱贫扶贫政策措施》,组织各县区编制了“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产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新常态压低农业增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农业经济增长相应放缓。二是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农业发展面临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任务艰巨。三是农业规模化程度总体不高。我市农村人口多,土地散碎化问题依然突出,新型经营主体仍处于发展阶段,规模化经营仍是农业发展的短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追赶超越为目标,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6年2月6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