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5.87亿元、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4亿元,财政总收入4.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1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68元和22270元,分别增长14.4%和11.7%,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2%和0.0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
【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4.75万吨。规范化种植管护中药材16万亩,新栽天麻202万窝、猪苓61.8万窝,完成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野外普查,中药产业销售收入2.9亿元,荣获“全国猪苓生产先进县”称号。饲养乌鸡389万只,生猪出栏13.8万头。新建优质核桃园3000亩。发展食用菌1620万筒、烤烟6800亩、蔬菜4.97万亩,茶园面积达1万亩。新命名中川坝、邵家营、毛坝等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1.58亿元。完成横现河、金家河连片扶贫开发和麻柳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启动11个镇16个村的连片扶贫开发,投放扶贫贴息贷款2870万元,成功举办全市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38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4.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8亿元。完成小水重点县二期、八渡河治理一期和15个水毁农田复垦项目,新建农村人饮工程28处、惠及1.8万人,被授予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升级为国家级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改建农村电网332公里,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2256万元,实现土地流转8165亩。
【城镇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93.99亿元、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9亿元、增长10.4%。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户、过亿元产值企业1户。8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入库税金1.58亿元,分别增长29.6%和13.9%。编制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继续推进五龙洞和灵岩寺景区建设,实施了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全年接待游客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增长25%。投资1.1亿元完成嘉陵宾馆等6户商务企业的改造升级。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户,新发展私营企业96户、个体工商户757户,新增从业人员2401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亿元、增长14.6%。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个,到位资金20.2亿元。金融机构投放信贷资金21亿元、增长12.2%。
【城乡建设】县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建成投用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体育场馆、南山公园、东关健身广场,县急救中心、中医院二期、文化图书大厦基本完工。建成了菜籽坝、三河口等5个临时停车场。完成河滨南路及后沟道路管网改造,开工建设强弱电、天然气入地及人行道改造。龙佳大厦主体完工,完成铁中、药材公司及阳光幼儿园片区拆迁,谭家院、吴家营片区改造建设有力推进。全市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六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省级园林城市通过初验。投资2.4亿元,新建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1个860户、保障房1053套5.4万平方米。白雀寺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2.8%。整合2838万元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投资1.36亿元的亚行项目全面竣工,建成道路3条98公里、桥梁2座。投资1.59亿元改造了略徽路、石马路,建成梁家河、高家峡大桥及8条通村水泥路。十天高速公路略阳段全线贯通,五郎坪互通立交开通运行,北引线陈家沟段拓宽改造建成通车。
【民生工程】全年财政支出13亿元,其中民生投入11.04亿元,占总支出的84.9%。发放各类教育惠民资金3840万元、2万余名(次)学生从中受益;新建幼儿园8所,西淮坝、史家院恢复初中招生。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提高10.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省级标准化高中第一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成效,县医院、中医院优势资源实现整合,横现河等3个镇创建为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镇”。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累计报销16.8万人次4576万元。全年新增就业2613人,“五大保险”新增参保213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发放基础养老金1918万元、城乡低保金6048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9913万元、高龄补贴1153万元、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235万元,惠及7.5万人次。3所敬老院达到省级“五星”“四星”标准。稳步实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扎实开展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创建活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文物普查和保护力度加大,“罐罐茶”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发放户户通1.4万套,放映公益电影2250场次。成功举办第八届全民运动会。全年共发放各类计生奖扶资金1155万元,计生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国土资源监管,完成地灾治理项目3个。略钢脱硫、略电脱硝等减排项目基本建成,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9天。
【社会建设】开展“六五”普法和法治创建活动,13个社区达到省市规范化标准。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妥善处理群众诉求,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时段安全监管,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不断完善防汛防滑防火预警体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和工程治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反对“四风”,清理规范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不断提高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县行政服务中心全年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8138件、办结率99.6%。承办人大议案8件、建议64件,政协提案24件、建议47件。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强化督查督办,推进工作落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突出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监管,实施了灾后重建项目、政府债务和扶贫资金审计,扎实开展国土资源清理清查等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整改和查处了一批违规违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