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凝心聚力创亮点 改善环境谋福祉——2013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一、概述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实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和污染减排为抓手,重点推进"治污碧水"、"降尘护蓝"、"生态修复"、"农村清洁"四大工程,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环保工作新的成绩。污染减排超额完成省考目标;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351 天;全市10个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丹江、洛河等6条河流20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为商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防污减排

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 在陕南三市率先启动了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了《实施方案》,策划了8大类、208个项目、总投资14.4亿元,召开了商洛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得到了中省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时代周刊等60多家媒体、网站的广泛关注。洛南、镇安、丹凤、商南从县直部门抽调人员充实了力量,丹凤、商南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组建镇办环保机构,开展流域污染防治。

污染减排】 建成了商南永利、商州天泰、丹凤未来、洛南华阳等4家万吨级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厂;关停了商州化工有限公司、山阳锌业公司等6家污染严重和落后产能企业。全市共完成减排项目30个,削减化学需氧量4609吨、氨氮297吨、二氧化硫2740吨、氮氧化物415吨,削减率同比分别下降3.73 %、2.87 %、4.81%和5.21 %,分别完成任务的186.5%、143.5%、240.5%、173.7%,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名列前茅。

三、自然生态保护

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执行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告》、《关于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合格标志管理的通告》,在陕南三市率先执行"国四标准",机动车环保检测20898辆,发放绿标31300枚,淘汰黄标车910辆,圆满完成了省上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扎实开展禁烧烟煤工作,中心城区222台锅(窑)炉中56台锅炉已改用清洁能源,118台锅炉改烧洁净煤,41台停烧或拆除。加快城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城市绿化步伐,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率分别达到了39.98 %、35.98%、10.61平方米,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生态创建】 商南县获全省生态文明推动力系列评选"最具影响力区域"称号,商南、柞水、镇安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省级技术审查。全市有11个镇已报省政府待命名为省级生态镇,有14个生态镇、28个生态村获市级表彰命名。

四、重点污染源治理

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柞水小岭工业区累计投资9500多万元,安装维护除尘脱硫设施,硬化、绿化矿山道路,配备保洁员、洒水车、冲洗站,烟(粉)尘、道路扬尘、废水治理成效明显。洛南黄龙钼业小区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沉淀池,清理事故池,加固加高尾矿库,黄龙河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山阳中村钒业小区加强企业自动在线监测,完成氨水替代工艺。商洛炼锌厂投资900多万元全面实施制酸尾气脱硫、废水循环利用、废渣规范堆存和电解酸雾、锌粉蒸汽、噪音治理等六项污染防治工程,集中整治厂区周边环境。

农村环保】 商州、丹凤、镇安、三县区一期在5个镇27个村建成了一批污水、垃圾、养殖业、水源保护设施。二期拟投资3500多万元、项目涉及8镇50村的连片整治工程正在组织实施。镇安县建立健全保洁队伍和长效机制,在全省创造了农村清洁工程镇安模式。

五、环境保护宣传

积极参加市人大"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对话丹江》系列访谈节目。围绕"6.5"世界环境日主题,举办了"美丽商洛,绿色出行"单车行活动、"蓝天碧水、美丽商洛"中小学生环保演讲赛。在《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专题专版报道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在商洛电视台开办了"环保在行动"专栏、在《商洛日报》开办了"环保周刊";在高速路沿线、广场等地设立了16处户外大型创模宣传牌,在商洛电视台播放环保公益广告,在重点镇、生态村设立"环保公益广告牌",在企业、学校、社区设立环境文化墙。

六、环保能力建设

建设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评管理,审查批复建设项目环评34个,竣工环保验收7个,建设项目核查4个,对省环保厅审批的9个建设项目出具了环评标准和环评审查意见。组织开展了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执法检查,对商洛炼锌厂年产10万吨电锌焙烧及烟气制酸项目超期试生产和商洛氟硅化工厂一期杨斜浮选厂项目未批先建等问题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环境执法】组织开展了全市环保执法大检查专项行动,对全市763家企业进行了检查,市级挂牌督办6家,全市立案查处36家,限期整改74家,办理环境信访211件,严查重处了一批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市征收排污费1211.9万元。

环境应急】 先后有效处置了商南清油河镇粗苯泄漏、陕西延长氟硅化工氟化氢气体泄漏和丹凤县二氯乙烷、二甲苯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

七、环保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机关党建主题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与行业创建,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了干部思想纪律作风百日整顿活动,刹"四风"、转作风、树形象、提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市环境监察支队获省考优秀等次,商南县环保局、洛南县环保局获省精神文明行业创建先进集体。

八、商洛市2013年度环境质量公报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013年商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采用自动监测,监测数据显示:市区空气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的天数为351天,占总天数的96.2%。其中,一级天数202天,占总天数的55.34%。具体情况是:

1.商洛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0.023毫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002毫克/立方米,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0.06毫克/立方米对照未超标。

2.商洛市区大气中二氧化氮年日均值0.020毫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007毫克/立方米,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0.04毫克/立方米对照未超标。

3.商洛市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0.059毫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005毫克/立方米,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7毫克/立方米对照未超标。

4.商洛市区自然降尘年月均值为8.36吨/平方公里.月,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19吨/平方公里.月,与省标准11.0吨/平方公里.月对照没有超标。

5.商洛市区本年度共降水18场,降水PH值范围在6.12~7.25之间,酸雨频率为0。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3年对全市6条河流(丹江、南秦河、洛河、银花河、金钱河、乾佑河)20个监控断面监测,环境质量综合类别达到Ⅲ类或好于Ⅲ类的有20个,占总断面的100%,按本市水域功能区域划分标准评价,20个断面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达标率达100%,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与去年比较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1.对丹江9个监控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峡口断面达到Ⅰ类标准,胡村、麻街、构峪桥、商镇4个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域标准,东龙山、张村、丹凤下5公里、丹江出境断面(湘河大桥下)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对南秦河2个监控断面(南秦化工厂、贺嘴头)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南秦化工厂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域标准,贺嘴头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标准。

2.对洛南县洛河(进水口、洛河、官桥、灵口)4个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进水口、洛河、官桥、灵口断面达到Ⅲ类水域标准。

3.对丹凤银花河(土门镇大桥下)1个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土门镇大桥下断面达到Ⅱ类水域标准。

4.对镇安、柞水乾佑河(孙家砭、古道岭)2个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孙家砭、古道岭断面达到Ⅱ类水域标准。

5.对山阳金钱河(安门口、漫川关)2个断面监测表明:安门口断面达到Ⅲ类水域标准,漫川关出境断面达到Ⅱ类水域标准。

声环境质量状况】 监测结果显示,商洛市区功能区环境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均未超过国家噪声标准,道路交通环境噪声符合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要求。

1.功能区环境噪声:2013年对商洛市功能区环境噪声昼、夜间1类区(居民、文教区)、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区(工业区)和4类区(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的等效声级进行了监测,年平均值分别为昼间47.3分贝、夜间40.9分贝;昼间47.0分贝、夜间43.1分贝;昼间46.7分贝、夜间45.0分贝;昼间46.8分贝、夜间40.7分贝。均未超过国家噪声标准。

2.区域环境噪声:对商洛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夜间1类区、2类区、3类区和4类区的等效声级进行了监测,平均值分别为昼间57.3分贝、夜间37.5分贝;昼间52.7分贝、夜间38.2分贝;昼间50.8分贝、夜间34.3分贝;昼间55.6分贝、夜间38.7分贝。均未超过国家噪声标准。

3.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市区交通干线噪声监测共设20个监测点位,噪声监测昼间平均值为66.8分贝,夜间平均值为58.2分贝,符合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小于或等于68分贝的要求。较上年同期上升了5.1分贝。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状况】 2013年度监测数据显示,商州区(城东井、城西井)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洛南(洛河进水口)、丹凤(龙潭水库)、商南(县河水库)、镇安(云镇河)、山阳(薛家沟)、柞水(乾佑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全市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与去年比较基本稳定。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