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映财苑 赤诚谱华章
——记商洛市商南县财政局长朱书梅同志

凭着她二十五载理财生涯的积淀和一股子执着与坚韧,以不懈的探索与敢为人先的智慧,抒写着商南财政的辉煌与梦想,用她的呕心沥血、赤胆忠诚、生财理财的高超技艺和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赢得了商南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有口皆碑的赞誉。

上任仅仅两年半时间,全县财源建设蓬勃发展,增收节支效果明显,财政改革有声有色,队伍管理规范有序……她就是商南县财政局长——女强人朱书梅同志。

生财有方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2年11月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全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极其困难、骨干财源严重匮乏和商南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下,朱书梅同志走上了财政局长的岗位。上任之后,朱书梅同志面对重重困难,凭着她精湛的财政业务知识和多年来在财政战线上耕耘积累的丰富经验,坚定的向全县人民作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稳增长、三年上台阶”的庄重承诺。她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认真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广泛征求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将财政工作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创新思路,谋求发展,亲自制定了《商南县2013—2015年财源建设规划》,提出了“强化项目带动——建设四个园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深化企业改革——培育支柱工业,唱响旅游旋律——带动三产发展”的财源建设思路,着重围绕“五个20万亩”特色农业建设、“十个万吨级”工业项目建设和“景区精品工程”建设,精心培育财源集群。三年中,累计帮助永利饲料、柏伦工贸等26家企业争取贷款3亿多元,积极协调县信源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2.56亿元,向上争取到位资金2.6亿元,通过项目库向上申报项目286个,申报资金12.5亿元,每年设立项目前期费、工业发展基金、旅游促销费、财源建设奖励基金和招商引资基金4200万元。为了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她积极建议县政府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并多次上北京、下深圳,联系商南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艰辛的努力引来凤凰筑巢,她牵头引进的商洛市易联科级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智能化网络信息交换系统集成器生产项目和商洛市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3C数码产品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当年入驻、当年投产、当年纳税200多万元。精心的培育使财源建设结成累累硕果,连续三年在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评比中商南名列前茅,硅科技产业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金丝峡5A级景区创建通过国家资源环境评价,市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县通过验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书梅局长的“苦心经营”,使商南县财政收入实现了持续逆势增长,201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201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她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和辉煌业绩兑现了向全县人民的承诺。

用财有效 撑起一把民生伞

开源是增收,节流也是增收。随着财政保障的领域更广、重点更多,特别是涉及民生的工资改革、规范津补贴、养老保险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等政策密集交织出台,支出需求急剧膨胀,财政支出刚性增加,收支矛盾异常突出。作为财政局长的她,深感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敏锐的意识到要想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做好“收入和支出”两篇文章。为了杜绝了跑、冒、滴、漏,朱书梅同志经常深入到各税收征管部门、重点项目和企业,密切关注和了解重点税源的纳税情况,全面开展非税收入票据清理活动,坚持以票控收,拓宽收入渠道。她建议县政府制定了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分管领导对接联系制度,每周召开财税库银企联席会议,对收入单位进行逐个分析,全面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应收尽收。为了增收节支,她提出了“长期过紧日子”的号召,坚决不开预算追加新支出口子。并建议县政府重新修订了《商南县接待费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降低“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一般性支出标准。 2014年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两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9.0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年均达到了86%以上,城乡低保达到了3.12万人,新农合、医疗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在全省最先将高龄老人补贴范围由80岁下延到70岁,最先实现残疾人基本生活全覆盖,药品“三统一”让利患者2054万元,2092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了再就业优惠政策和贴息补助,建成保障房民生工程159个,1.3万户农村危房得到全面改造。

在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幸福福祉中,饱含着她亲民、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深化改革 风雨兼程一路歌

理财她是行家,改革她是先锋。为了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为民理财水平,她扬帆激流,风雨兼程,勇立潮头。在她的亲自推动下,健全了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深化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公务卡改革,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信息库。全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金额5.8亿元,直接支付率达到92%,全县预算单位全部实现公务卡结算,国有资产实现了动态监管,年均盘活国有资产收益1000万元。

为了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她积极将电子化政府采购、财政预决算、预算单位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和重点民生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公开。两年来,累计完成政府采购3791万元,节约资金506万元,拒审不规范资金160万元,规范了各镇财务收支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风雨过后是彩虹。在改革的路上虽然一路艰辛,但她用自己那份执着的追求和精通的理财理论为商南财政的科学跨越发展规划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济贫帮困 春风化雨见真情

从农民家庭出生的她,时刻把困难群众的疾苦记在心上,她走到哪里,就把援助之手伸向哪里。2011年7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周锞同学的母亲因患重病在西京医院救治,随着病情不断恶化,使得周家欠下巨额外债。这对于本来就贫困的周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让周锞的求学路变得格外艰辛。7月20日上午,时任财贸党委书记的朱书梅同志无意间在商南一网站上看到一条题为“母亲病危,紧急求助”的帖子,这条帖子一直牵动着她的心。经多方了解核实后,她带头捐款并发起倡议,帮助周锞同学渡过难关。

2014年,全县深入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活动,县财政局包扶的是魏家台镇文化坪村,该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现有人口大部分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是全县最贫穷村。接受任务后,朱书梅局长不顾山高路远,道路危险,顶着炎炎烈日亲自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到田间地头。每到一户,她都嘘寒问暖,把每个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困难都认真仔细地记在民情日记上。通过进村逐户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她结合村情亲自制定了三年发展计划,明确了一对一帮扶对象,实行一户落实一个包扶干部、一户制定一个帮扶计划、一户确定一个脱贫增收项目,建立了帮扶干部与“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销售企业”挂钩的产业合作模式,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2014年,重大旱灾使该村干沟组、高峰组等6个生产小组78户290名群众面临无水吃的难题。当朱书梅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干部捐款15000元,并抛开手头紧张的工作,亲自下河堤,肩扛手提,租用三轮车送水上门,解决了缺水户吃水难题。一年来,她筹资35万元,为该村修复水毁路3公里,硬化通组路1公里,建便民桥1座,带动干部帮助村民发展白芨300亩,黄姜220亩,魔芋85亩,养羊310只,劳务输出300人。

春风化雨见真情。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密密麻麻记载着群众的酸甜苦辣,见证了她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怀。

严格自律 身先士卒作表率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朱书梅同志坚持把机关效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抓学习提素质,抓制度强管理,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树形象,塑造出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财政业务精通的财政干部队伍。她积极组织,深入开展“财政干部双提升”活动,坚持每周二集体学习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干部业务培训。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专题讲座56场次,15名干部通过自学获得了本科学历,9名干部取得了会计职称。在她的推动下,《商南县财政局加强内部管理办法》、《商南县财政局抓工作落实六项工作机制》等12项制度连续出台,实行了“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督查督办制度、限时办结制”, 全面开展了“一口文明语言、一把椅子让座、一张笑脸相迎、一次说清办事程序”“四个一”服务活动,提高了服务效能,规范了干部管理。“打铁还需自身硬”,她坚持廉洁自律,严格要求家人,苛刻对待自己,时刻装着群众。两年来,在她的带头做表率下,全县财政系统没有发生一例重大违纪违规现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朱书梅同志的带领下,商南县财政局在行风评议中连续两年名列全县第一,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市为民服务深化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市标杆支部”等荣誉称号和省市县表彰奖励60多项,她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商洛市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务工作者”、“商南县财税工作先进个人”、“商南县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工作优秀包扶干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荣誉、鲜花、掌声面前,朱书梅同志不戒不燥,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继续演绎着事业和人生的精彩!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6年6月7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