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设发展情况工作综述及2017年工作计划
山阳县域工业集中区属全省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地处山阳县城西部,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现代材料、农副产品、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四大产业板块为支撑的综合性工业园。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把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提升水平、突出特色、完善体系、增强带动”的新型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集中区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规模、效益、投资、贡献“四个同步”增长的好成绩,呈现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骨干企业支撑作用不断强化,部门共建常态化,政府服务保障机制化“四个变化”的态势。2012年至2014年,商洛市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现场会在山阳召开,山阳工业集中区连续4年在全市集中区建设年度考评中位居第一,2014年11月又成功举办了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会。山阳工业集中区先后多次荣获全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先进集体、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先进集体、全县争先进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6年,山阳工业集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3.4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的35.3%,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利税1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28.7%、46.3%。
一是规划逐步完善,集中区不断扩容升级。牢固树立规划先行和超前谋划的意识,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的理念,认真研究如何吸引产业和企业入驻,杜绝“低、小、散”等现象出现。2009年,结合我县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了山阳县域工业集中区一期2平方公里建设面积的总体规划、详细控制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实现了“五规合一”。 2016年,整合山阳工业集中区和必康医药产业园科技资源,着力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完成了高新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等。
二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备,集中区承载能力不断加大。按照“加大投入、适度超前”的思路,2011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累计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523亩。实行“项目捆绑、部门共建”方式,采取政府投、项目补、企业垫、银行贷、社会融等多渠道筹资措施,截止今年2016年底,累计筹资11.86亿元,实施工业集中区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收储土地2490亩,建成主、次干道路网9.3公里及配套的绿化、亮化工程、供水、排雨水、污水、弱电及燃气管网,改迁10KV供电线路15.2公里,修建跨河大桥2座,防洪河堤8400延米,治理沟渠3条0.8公里,实现了一期2平方公里开发面积水、电、路、气、视、讯、绿化和亮化的全覆盖。
三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集中区带动能力不断提升。按照“重大项目兴园、招商引资强园”的思路,着眼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手段。2011年以来,策划包装项目60个,通过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引进项目15个,实施项目32个,先后有丰源科技公司万吨氮化钒、家金公司5000吨核桃仁系列产品加工、天之润公司万吨中药材中间体提取、广远食品公司3000万只肉鸡加工等24个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49.75亿元。
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集中区聚集能力不断提高。按照“抓大不放小、兼顾短平快”的发展思路,招大引强选优原则,先后围绕产业链招商、园中园招商、孵化园招商,引进陕西恒瑞、陕西天之润、商洛德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江苏中利腾辉等58家企业入园,其中规上企业19家,合同引资累计达60.26亿元,到位资金19.86亿元,累计争取省、市专项扶持资金4280万元。规划建设的休闲食品产业园已有泰汤商贸公司、梦葛现代农业科技公司、鸿康农业科技公司、普德盛生态食品公司等5家企业意向入驻。
五是服务设施配套跟进,集中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园区公租房、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厂房、创投公司及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一体的配套服务体系。建立项目建设层层包抓机制,实行项目从招商到投产运行实行全程跟踪包抓服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建成的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16000平米,先后有9家小微企业入驻。利用444套公租房,解决了6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和企业职工住房困难。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已有18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对外办公,为入园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会计财务审计、规划设计、产业咨询与项目策划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以创投公司、“助保贷”服务中心和小额贷款公司为载体,先后累计为企业担保融资贷款2.835亿元,及时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和贷款难,促进了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利用集中区公租房门面房和孵化园标准厂房,吸纳文化旅游、商贸餐饮、家政服务、物流快递等各类小微企业25家,带动就业200多人,2015年被省中小企业局认定为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下一步,山阳县域工业集中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工业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站在高处、走在前列”号召,紧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和国家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建目标,以“四大产业板块”为支撑,提质增效、扶优扶强,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着力打造百亿循环产业集群。一是依托丰源钒业科技公司氮化钒、盛合镁业公司水电镁、奥科粉体公司纳米新材料实施钒、镁、非金属矿产资源“精、深、细”加工,做“强”现代材料,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二是依托天之润、必康公司做“大”生物医药,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三是依托家金公司核桃仁系列产品加工、天元隆公司魔芋系列保健食品、广远公司肉鸡加工、恒瑞公司肉制品加工肝素钠提取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全”农副产品加工,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四是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建设“中德产业园”汽车液压缸项目、中利科技产业园单晶硅太阳能组件及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项目,调优产业结构,做“实”装备制造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