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第三小学德育工作纪实
丹凤第三小学建校以来,坚持“仁爱厚德、明礼启智”的文化主题,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始终把学生的德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平常日子抓习惯养成、重要时段抓思想教育、特殊日子抓精品活动”的德育工作思路。依托少先队和德育处,德育活动常态开展,在几年的坚持下,学校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育人成效明显提升,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一、近年来德育工作主要荣誉:
2022年7月,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6月,学校被商洛市教育局评为商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21年12月,学校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司法厅授予“红领巾法学院”称号;
2021年9月,学校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少工委授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先进单位”;
2021年6月,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县级“二等奖”;
2021年6月,学校被丹凤县关工委、共青团丹凤县委、丹凤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授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先进单位”;
2020年3月,学校被中共商洛市委、商洛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2020年1月学校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少工委授予“陕西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2019年、2021年,学校被共青团商洛市委、商洛市教育局、商洛市少工委授予“商洛市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
2020年被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2019年,学校被丹凤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授予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19年5月,学校在丹凤县“立志成才”演讲暨素质教育文艺展演中荣获“三等奖”;
2018年9月,学校被丹凤县妇联、丹凤县科教体局授予家庭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5月,学校在丹凤县素质教育成果暨教育脱贫“扶志扶智”文艺展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近三年,有1人获得市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获得市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人获得市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人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获得市级少先队课教学能手,1名学生获得市级优秀少先队员。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德育阵地,营造育人氛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了达到潜移默化德育教育效果,学校十分重视育人氛围的营造。学校结合建筑布局和教育特点,在醒目的地方设置了办学理念文化、学校荣誉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安全常识、文明就餐常识等标语标牌;精心打造了标准化的党建活动室、少先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传统文化展室等德育教育阵地。所有布局合理和谐,使整个校园处处有文化,时时有教育,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教师方面,我们坚持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每学期召开一次“学习身边的好教师”师德故事分享会,召开一次“优秀教师”评选;每学年召开一次“最美教师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评选结果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报道。
每年进行一次少先队员技能大赛,学校海选,层层参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锤炼德育工作者的鱼人技能和水平。
在学生层面,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礼仪之星”“环保小卫士”“拾金不昧好少年”“文明就餐好少年”的评选,升旗仪式上表彰奖励;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班队干部”“文明好少年”;每学年评选一次“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少先队员”。评选结果及时在学校荣誉墙和班级评比公示栏公示。
(三)完善师德制度,规范德育常规
学校把“立德树人,身正为范”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把平常日子抓行为习惯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坚持常态化开展师德学习教育,要求教师率先垂范,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抓队伍,提升德育工作水平。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学习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着重抓好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坚持每周一次师德学习;坚持每学期一次师德大讲堂,一次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培训会,一次班主任(辅导员)外出学习;每年举行一次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2.抓常规,促进德育工作有序推进。学校成立了“红领巾监督岗”。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升旗仪式,一次的主题班队会,一次文明班级评比;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一次中队黑板报评比;坚持每学期一次班主任工作考核,每学期一次先进德育工作者评选。
3.建制度,规范德育工作过程管理。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出台和改革管理制度,先后制订了《师德师风建设方案》《师德师风考核方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辅导员评选方案》《班主任津贴考核方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卫生管理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办法》《新时代好少年评比办法》《优秀班队干部、文明学生评选办法》等,并着力抓好各项制度的具体落实,不断规范德育工作过程管理。
(四)重视精品活动,塑造学生品质
学校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科技节、社团活动等,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伟绩,传承红色基因”祭英烈活动,端午节开展“浓情迎端午,永远跟党走”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
六一儿童节开展“沐浴党恩,幸福成长”庆祝建党百年文化艺术节活动;教师节开展“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国庆节开展“祖国伟大我自强”主题教育活动等。重大节庆日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同学们爱党爱国情怀,激发了孩子们民族自豪感,弘扬了革命先烈的关荣传统,营造了尊师重教、热爱人民的情感。
学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丰富艺术实践活动。结合社团成果,每学期开展一次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艺术节。通过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创设了分享感悟、交流才能的机会。
(五)强化社会实践,增强体验感悟
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党的伟大和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受体验劳动的价值,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热情,奋发向上激情,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成长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充分利用三月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劳动节开展“五个一”社会实践活动,植树节“我为秦岭生态出分力”义务植树活动,革命遗址研学旅行活动等。
(六)加强家校协作,共助学生成长
小学是一所城区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由于家长外出务工而被迫寄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关爱缺少,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很多学生出现研学、逃学等心理异常行为。为此,我校要求各班充分了解班级留守儿童情况,建立台账,不定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生活上老师陪同就餐,每晚深入宿舍巡查,问哈温暖,宿舍配置专职生活老师负责,保证留守儿童生活温馨。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进行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方法。学校还利用心理咨询室随时方便留守儿童和家长视频通话。通过这些方法,家校关系和谐,群众认同度高,社会反响越来越好。
随着我校德育工作的深化开展,其成效愈加明显,良好校风已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我校坚信,在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务实进取,开拓创新,丹凤三小的德育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