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十二五”重点工作成效总结“十三五”工作思路目标

“十二五”是王家河工业园区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这期间,园区管委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园区基础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项目陆续入驻,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今后的赶超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十二五”总体情况

(一)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园区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亿元,年均增长35.76%,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3.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7.1亿元,是2012年的2.73倍,年均增长39.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6.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4亿元,年均增长30.22%。

(二)基础设施从无到有,承载能力不断加强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在“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1.5亿元,先后建设了水、电、路、气、讯、总排水、塬上苑公租房小区等配套基础设施。完成园区供水工程,解决了赵家塬规划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完成了园区电力设施公网改造,对翠溪、十里变电站进行了扩容升级,园区330KVA变电站已于2015年10月份动工建设;实施了核心区道路工程,建成了6.2公里内环道路,对铜黄路园区段进行了拓宽改造;总排水工程基本完工;完成了园区天然气管网和通讯管网的铺设;绿化、照明等工程随路网建设同步完成;塬上苑公租房小区建成住房684套,为企业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加强。

(三)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王家河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全区“一轴两园”发展战略,以“建设一个工业园区、打造一座工业新城”为目标,找准发展定位,明晰主导产业,围绕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发挥园区的产业聚集作用。目前已形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清洁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和商贸服务五大产业聚集区。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家,限上商贸企业3家。

(四)项目不断入驻,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近几年来,园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产业项目陆续入驻,园区步入了快速通道,实现了飞速发展。王家河LNG加注站及储备库、泽泰国际汽车城、现代艺术陶瓷研发生产基地、鑫源纺织二期、变压器与开关柜生产线、天米生物质微乳液、天然气北市区改扩建、益民玉米深加工、天然气存储调峰液化厂、蓝宝石长晶衬底PSS加工生产线、陕西家瑞木门生产线、气凝胶生产基地、3D定制建筑材料生产线等多个重大项目的陆续入驻,为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使园区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和纺织服装,逐渐向清洁能源和新技术、新材料产业转变。

二、2015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园区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4.0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0.97亿元;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同比增长14.6%。

(二)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全年各项基础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0.97亿元。铜黄路拓宽工程顺利完工,扩宽园区段道路2公里,道路宽幅30米,双向4车道,完成总投资1380万元;总排水工程已经初步具备排水功能,完成总投资2910万元;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已完成,火凤凰瓷业及塬上苑小区已正常使用,完成总投资2000万元;规划二路、规划五路已完成路面铺设,完成投资1100万元;园区通讯工程完成线路铺设,完成投资260万元;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塬上苑公租房室外配套工程全部完成,完成投资400万元;实施铜黄路、二期道路照明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258盏,完成投资320万元;完成2公里行道树栽植,6公里行道绿篱种植,完成投资800万元。

(三)项目建设有序实施

园区紧扣项目建设不放松,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王家河LNG应急储备库项目地基、围墙基本建设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完成,部分设备正在进行加工,完成投资2470万元;泽泰国际汽车城项目东风日产和通用别克两家4S店建成运营,东风标致店正在进行建设,车城内部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已完成施工,完成投资6500万元;变压器与开关柜生产线项目厂房主体、内部设施等建设完成,两部行车安装到位,部分设备正在调试,完成投资9100万元;天米生物质微乳液项目已经生产运营,完成投资8800万元;250处改扩建项目已经完成风险评估、备案、施工设计等工作,12月下旬动工建设;铜川市天然气北市区改扩建工程正在办理前期相关手续;益民玉米深加工项目已落地建设,完成投资3200万元;天然气存储调峰液化厂项目正在积极协调气源、气量、气价等工作;蓝宝石长晶衬底PSS加工项目在上海新三板上市,资金问题已基本解决,目前正与生产厂家进行设备调试,完成投资1.5亿元;瓦楞纸包装箱生产线项目已达产达效;家瑞木门生产线已落地建设,完成投资4500万元。气凝胶生产基地项目手续办理快速推进,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社会风险评估工作和环评、安评等手续都在办理之中。3D定制建筑材料生产线项目已经完成样板房建设,正在协调安装新型生产线。

(四)招商引资形势良好

按照重点打造清洁能源与新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思路,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围绕重点产业进行招商,今年新签约项目13个,其中合同类项目11个,涉及资金41.97亿元,协议类项目2个,涉及资金3.8亿元。今年新引进的天米生物质微乳液生产线项目已经投入运营。益民玉米深加工、家瑞石基木门等项目已经落地建设。气凝胶生产基地、定制建筑材料项目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泽泰国际汽车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完成。

三、创新思路,增强发展动力

(一)保障有力,推行园区服务新理念

园区的主要职能就是为项目服务,服务态度,决定着园区的发展速度。实行项目组服务制度,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贴心服务感动客商、贴身服务方便企业,坚持“墙内企业自主、墙外园区服务”的理念,切实为入园项目在政策优惠、手续办理、土地供给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全程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及时落地、早日建成、尽快受益。充分发挥园区的指导、协调职能,积极联系省、市相关部门,为园区中小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全年共计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1300万元,为企业协调贷款3600万元,为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技术升级改造奠定了基础。积极为入园项目协调办理水电接入、前期手续、规划评审等各项规费,累计为企业协调减免各种费用600余万元。

(二) 科技引领,实现园区发展新常态

园区发挥产业聚集的优势,紧盯科技项目,着力引进新技术、新材料项目,汇聚新型科技产业。新引进的航霄钢构拥有最先进的自动化焊接加工生产线。天米生物质微乳液自身拥有科研专利成果,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产、学、研转化示范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产业和制革行业。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气凝胶项目,拥有气凝胶新型生产专利,适合规模化、低成本生产,产品附加值高,拥有极高的军用和民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定制建筑材料生产线项目,拥有行业内的前端技术,通过新型生产线,建筑墙体材料一次成型,缩小了建筑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园区新型科技产业项目已初步形成规模,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向产业园区转变,为全区经济调结构、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 培育产业,奠定园区发展新动力

园区重视产业培育工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作用明显。2015年,航霄钢构、天米生物质微乳液两个项目,列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园区度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人,安排大中专毕业生240余人,解决当地农民工150余人。鼓励企业二次投资。现代艺术陶瓷生产基地项目新成立了火凤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艺术陶瓷和高档日用陶瓷的研发生产,新研发的釉下五彩瓷、骨瓷等系列艺术陶瓷和高档陶瓷餐具等深受市场青睐。积极对接、着力引进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随着3D定制建筑材料的落地,相关的空气源热泵、分布式取暖、热储能循环系统将逐步引进;气凝胶项目落地后,节能保温墙体涂料生产线项目也将及时跟进,研发生产专业节能保温涂料。

(四)警钟长鸣,落实园区安全生产新要求

切实加强园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和能力建设,确保园区无安全事故。成立了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印发了《王家河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园区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园区安监站建设,选配专职安监站长和专职安监员,不断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长效机制。与21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提高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制定《园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加强了突发事故处理能力,提高了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处置水平。6月份举办了园区安全生产知识竞赛,12月份举办了园区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专题培训班,强化了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安监站每月对园区企业及各工地现场进行不少于二次的随机安全生产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四、加强党建引领,做好园区基层组织工作

(一)深入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

按照省、市、区委安排意见要求,在单位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主要领导参加交流发言6次,班子成员在单位讲授专题党课4次。在单位内部开展了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3条问题建立了台账,由分管领导跟踪督办,排查出的问题已经全部整治到位。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切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完善了机关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并坚持领导带头做好示范。坚持以身边事教育干部,对干部8小时外的活动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认真落实“廉政工作日制度”,把《廉政准则》、王岐山同志讲话、廉政教育读本和影片、国家法律法规等作为学习内容。加强园区干部的廉政教育,使园区党员干部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实行单位财务联签会审制度,加强财务报销的审核和监管力度,严格杜绝乱发补贴,过节请吃送礼等现象。树立了园区廉政文化宣传牌,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三)抓好基层非公经济党建工作。

加强领导,对园区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原则、地位、作用、任务、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以及党员教育、管理、发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对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了标准配置,使每个党组织都达到 “六有”标准。建立了王家河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菁锋苗圃”。突出菁英培育、先锋引领、苗圃孵化三大主题,打造了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和培训中心三个板块,强化了园区党建工作主阵地,不断扩大了党组织影响力。抓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不断地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新成立了园区非公经济联合支部,将没有党组织的7家企业全部纳入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员工中新发展党员5名。

五、“十三五”工作思路目标

“十三五”期间,王家河工业园区坚持“项目强园、产业兴园“战略,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重大举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为契机,放眼国际、着眼国内,以循环经济为龙头,打造“百亿园区”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经济总量目标

1、确保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不低于20%,到2020年达到百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不低于10%,达到20亿元以上。

2、到2020年,力争引进8家以上新型科技龙头企业、16家具有核心能力的关键配套企业。

3、培育具有国内竞争力的企业主体。培育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12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2~4家。

4、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占王益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二)产业结构目标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加快园区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和商贸服务产业。培育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5~7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2~3个以上;培育5~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30%左右。

(三)产业聚集目标

建成清洁能源、新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商贸服务和纺织服装五个产业聚集区。2020年,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以上;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确保实现产值20亿元。

(四)生态目标

“十三五”期末万元产值能耗比“十二五”期末降低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十二五”期末降低10%左右,水资源消耗降低15%左右。

六、2016年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着力点,突出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模式,把新技术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产业作为主导方向,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加快园区发展速度,全力打造新型示范产业园区。

(一)增强园区服务功能

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塬上苑小区商业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园区污水管网与市政管网贯通;完成园区消防主管道的铺设;适时开工建设园区横二路东段道路、绿化及照明工程。在合凤高速、西铜城际铁路站点方案确定后,适时调整园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实现城园融合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9个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确保气凝胶隔热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新型板墙式绿色建筑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250处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力争做好天然气存储调峰液化厂项目气源指标争取及开工前准备工作;确保35千伏赵家塬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启动铜川市天然气北市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石基木环保门业生产线建设项目、王家河工业园区LNG应急调峰储备库建设,力争艺术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达产达效。

(三)优化园区发展环境。

加强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加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园区;逐步实施“智慧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服务水平,营造优良的投资发展软环境,全力打造效率园区。

 
 
 
.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6年9月13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