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经济发展,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1、深化“妇女创业创新”和“巾帼脱贫圆梦”行动。进一步用好妇女创业就业政策、资金和项目,为妇女和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服务,围绕全域旅游,培育扶持家政、农家乐和妇女手工特色产业,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2、深化“巾帼建功”活动,不断拓宽“巾帼文明岗”的创建领域,发挥其示范作用,激励各行各界妇女干部职工岗位建功、岗位成才。
3、深入开展“春风行动”,为求职妇女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女性创业就业系列活动,提高妇女创业就业本领。
4、持续开展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围绕产业布局,组织进行冬枣、核桃、大棚蔬菜、养殖等各类技术培训,树立妇女产业大户和“创业之星”,建立各类“三八”基地。
二、凝聚社会力量,共建美丽大荔
1、发挥巾帼志愿者团队作用,为更多的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众服务,倡导志愿精神,动员更多的女性参与志愿工作。建立大荔县妇联巾帼志愿者大队,各镇、机关单位成立小分队,使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城乡。
2、开办同州女子学堂,为女干部职工搭建工作、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妇女干部整体素质和形象。
3、加强与各行各界妇女的沟通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联谊会等形式,扩大妇联工作影响力和凝聚力。
4、继续开展“五年大栽树、巾帼在行动”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在公共空地、小区庭院、村庄周围绿化美化,拓展城乡绿色空间。
三、加强权益保护,促进社会和谐
1、开展“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积极开展系列维权活动。
2、健全各级维权网络,畅通妇女儿童维权渠道。镇、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妇女之家”等调处婚姻家庭矛盾,解决妇女权益受侵害问题,借助司法专业力量和巾帼法律维权志愿者队伍,实现社会化维权。
3、建立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动工作机制。热情接待来信来访,抓重点案件的办理解决,加强妇女维权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发挥联席会议职能推动解决。
4、加强培训,提高维权队伍和巾帼法律志愿者法律水平。年内办好1-2次相关人员培训班。
5、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的平台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认真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不断完善妇女儿童发展的政策环境。
四、以项目为带动,优化妇儿发展环境
1、在全县各镇、街道逐步推开家庭教育工作,依托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健全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深入全县各学校针对性的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举办“六一”庆祝活动。各级妇联组织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慰问、文艺演出等系列庆祝活动。
3、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站”。各镇、街道要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站,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资料,为他们提供家教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
4、实施妇女儿童民生项目。按照妇女儿童民生项目宗旨,做好省市县各级项目的申报、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使妇女儿童民生项目最大惠及妇女儿童改善她们的生存、生活现状。
五、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传承家风家训
1、不断深化以“美丽庭院”、“最美家庭”、“最美女性”、“好婆婆”、“好媳妇”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家庭树立和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文明新风。组织全县妇联干部开展“美丽庭院”、美丽镇、村观摩,推动“四个美丽”建设。
2、建好、利用好“家风馆”,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传展示活动,在不同节点设计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把良好家风的展示贯穿全年。
六、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1、召开好妇代会。上半年,召开大荔县第十四次妇代会,严格按照省、市、县要求,完成好换届工作。
2、加强组织建设。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妇建工作,在“两新”组织和总支建立妇女组织,消除空白,共建互促。落实中省市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基层组织创新,各级妇联配备兼职副主席,吸引社会力量壮大妇联干部队伍,县、镇、村三级年内配齐兼职副主席。
3、加强各级妇联干部培训工作。对妇联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妇女工作队伍。
4、加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发挥省、市、县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作用,提供教育培训、亲子教育、文体娱乐等服务,提升妇女儿童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