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土高原山水林田湖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富平开工


3月13日上午,雨雪纷飞,春寒料峭,陕西省黄土高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仪式在富平县石川河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出席并宣布开工。

梁桂一行实地考察了富平县石川河城区段和庄里段两个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现场,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市委常委、富平县委书记郭志英,副市长吴蟒成及省财政厅等省级相关部门领导,延安、铜川、渭南三市相关领导参加了开工仪式。

陕西省黄土高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19.77亿元,预计中央资金投入70多亿元。目前项目首批中央基础奖补资金20亿元已经拨付到位。该项目试点期为3年,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北部片区以延河流域为骨架,涉及延安市6个县区,总人口127.12万人,主要解决延河流域水土流失和长城沿线荒漠化治理。南部片区以石川河流域为骨架,涉及铜川市4个区县和富平县,总人口166.5万人,主要解决石川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综合治理废弃矿产,实现石川河清水长流的目标。项目建成后,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面积3800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减少1940万吨;延河流域雨洪调剂量达到1300万立方米,石川河流域雨洪调剂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新增土地整治面积56.44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37万亩,粮食年增加产能达4822万公斤。



富平建成首家孝道文化院


百善孝为先,以孝行天下。孝道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目前,富平县首家孝道文化院——俊平孝道文化院建成开放,该院位于庄里镇窑南村,西邻210国道,距富平县城20公里,淡村习老故居12公里,铁佛寺3公里,总占地面积300余亩,投资4000余万元,院内建设有老年人幸福院、感恩湖,二十四孝石雕文化墙、忠孝石牌楼、孝道碑、孔子像等基础设施,收录了许多宝贵的孝道史料和图片资料、书法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了孝文化的精神所在,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院内古树名木环抱,小乔流水潺潺,石壁牌坊巍峨,国学经典熏陶,突出孝与感恩、孝与责任的文化内涵,彰显“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人文情怀,是弘扬孝道,健康养生,文化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自建成开放以来,就吸引了大批当地村民、中小学生、外地游客前来观光学习,有效发挥了传承历史、弘扬孝道文化的重要作用,丰富了富平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俊平孝道文化院,感同身受孝道文化的魅力,让孝道文化根植于我们心中,让我们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

忠孝石牌楼:牌楼坐西朝东,为四柱三门五楼式结构,高13米,宽15米,系富平特有青石材雕琢而成。牌楼造型美观大方,古朴雄浑,雕工细腻,柱石及横梁上刻有“双龙戏珠”、“梅兰云纹”等浮雕图案,两侧基石柱各有撑鼓、石狮一对,匾额上“德范宗传”的楹联彰显了重德立身的文化内涵。牌楼的背面是假山环绕,松竹掩翠,碧水流淌,曲径通幽。

二十四孝石刻廊:每孝都有一故事,流传民间千百年。二十四孝石刻廊共24套,长120米,雕刻手法细腻逼真,图文并茂 ,用雕塑的形式生动表现了《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闻雷泣墓”、“弃官寻母”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孔子大讲堂:儒家智慧的化身,穿越历史的长河,再现孔圣讲学场景,传经布道,弘扬国学。孔子大讲堂是传播儒家经典和孝道文化的中心场所,立有10米高孔子像一座,四周分布有儒家经典石刻群,定期举办各类儒家文化讲堂,让人们透过时光的背影,继古开今,感受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幸福院:敬老养老、颐养天年的核心之所在,单层四合院式建筑,共有房屋26间,医务室、阅览室、餐厅、健身房等休闲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40名老人安享晚年。

感恩湖:把感恩的心化做为一池碧水,造就不一样的人生。感恩湖寓意感恩,是为感恩父母,饮水思源,湖周围绿树环抱,回廊曲折,小桥泛舟,是游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孝道塔:苍松之下,石塔林立,百孝教义,勒石为碑。孝道塔为正方体石柱,四周均刻有《百孝篇》、《孝经》等孝道典籍,是石刻艺术与孝道文化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