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黄河西岸,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办,人口50万。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唯一的计划单列试点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市。2015年获得全省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国家健康促进市、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荣誉称号。今年以来,我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实施,以创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为契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活动作为建设幸福韩城、品质韩城的重要民生工程,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全力推进。
一、高点站位、明确方向,全力构建创建工作大格局。
市委、市政府将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加大投入,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将创建工作纳入各镇办、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对照创建标准,定期督查,严格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立体宣传、科学倡导,积极唱响生育文化新风尚。
一是抓好《条例》宣传普及。在新《条例》的贯彻实施中,充分利用韩城日报、新闻网、微信平台等载体,开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二是建设人口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新型人口文化内涵,在留芳公园建成由“文化长廊、雕塑群、温馨标语牌”三部分构成的市级人口文化园;在韩塬路建设高品味的人口文化一条街,从品质到内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农村建设了以“人口、生命、和谐”为主题的人口文化大院。三是加强传统美德宣传。去年以来,我市人口文化宣传内容增加了爱国、爱家、孝道等中华传统美德,联合市文明办、民政局在东白帆等村推行红白理事制度试点,建立红白理事会章程,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婚事新办、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政策保障、综合施策,着力提高计生家庭幸福感。
一是加大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在全面落实中省奖励扶助政策的基础上,市政府出台还高考奖励、计划生育失独家庭扶助金提高100元等五项优惠政策,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深入推进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按照“政策推动、部门联动、资金引导、项目运作”的思路,在农村,按照计生协+企业+农户的模式运营,协调人社部门落实创业资金;在城市,共为计生家庭提供无息贷款,搭建创业平台,引导计生家庭发展致富。三是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精准扶贫。以全市精准扶贫项目为依托,联合总工会、妇联对因病致贫的计生家庭、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困难家庭及时发放慰问金50余万元。联合市民政局对新建的农村幸福院出台优先优惠政策,优先安排计生贫困户家庭成员务工和日间照料。
四、强化基层、深化改革,全面推行服务管理精细化。
一是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市镇村三级合理设置计划生育机构和人员。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明确了基层组织机构、制度和职责任务,统一镇、村(社区)规范化管理资料和办事流程。按照网格化建设要求,划分网格,无缝衔接,全面覆盖。二是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按照省卫计委《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意见》精神,取消二孩生育证,实行生育登记。落实承诺制,推行代办服务、网上办证,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三是建立出生人口动态监测机制。落实镇办及下属单位的职责, 落实预警监测机制。及时掌握人口发展态势。四是突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突出健康教育主题,免费服务主题,关爱帮扶主题,不断提升我市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五、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满足群众优质服务新需求。
充分发挥卫生、计生技术服务资源整合优势,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提升服务能力。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健全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设了妇产医院,充实产科技术力量,增加60张床位,充分满足政策调整后群众的生育需求。二是抓好健康服务。认真组织实施两项工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以国家科学育儿试点为机遇,市医院、妇幼保健院成立婴幼儿教育保健中心,培养婴幼儿智力发展,开展了婴幼儿基础信息基线调查,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三是优化全程服务。按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婚前、孕前、孕中、产前和分娩”全程服务的思路,扎实开展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六、注重健康,主动出击,打造健康之城养生之都。
围绕构建千亿健康产业,大力发展医药生产、医疗体系、疗养旅游、健康管理等产业,提高群众健康指数。一是健康产业抢先发展。积极与深圳研成公司合作,生产水素水、洗眼水、微量元素泥等3个产品,建立皮肤护疗、心血管护疗、白血病护疗、人体生命健康5S、颈动脉斑块治疗、重金属排毒等6个服务中心。健康产品和特色医院的上市、运营,使我市健康产业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二是城乡整洁行动成效显著。在全市启动“四城联创”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了“五包促五化”工作机制,实施了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全市累计召开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6次,打造全国生态示范村1个,省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3个,市级环境示范村124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验在全省进行了推广;在市区与北部工业区之间植树10万亩,形成了20公里的防护林带;高标准实施总投资100亿元的“引黄入城济澽”工程、八大流域生态治理和总面积1万余亩的9个生态湖建设,着力构建百里水系网络;实现了城市集中供热,对城区燃煤锅炉、炉灶全部取缔;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能源,共压减燃煤消费量120万吨,全市500余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三是健康促进卓有成效。以“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为契机,扎实开展了健康促进工作,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开展控烟活动、优先干预重点疾病和项目、建设健康主题公园等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健康促进氛围,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国家评估总得分980分,远超700分的达标线,顺利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县(区)检查验收。四是健康扶贫普惠于民。根据健康扶贫工作要求,我们采取“四个精准”推进了健康扶贫工作。精准建档,从全市贫困人口中精准识别出2135名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并建立档案。精准保障,出台了《韩城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扶持办法》,确立合作医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的四重保障机制,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精准服务,对因病致病返贫人员实施分类救治,今年结对医疗帮扶1451户、1978人次,591人提供免费药品,181人享受“一站式”综合服务政策,减免医药费用35.5万元,2613人享受医疗帮扶;1247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帮扶服务,产生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报销体系。精准建设,投入35万元为芝川、芝阳、西庄、桑树坪等7个贫困村建设了标准化卫生室,投资161.2万元完成2000套改厕任务。
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抓好“两学一做”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局机关及下属13个支部的300余名党员,分别深入到司马社区、明德贤社区等10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打扫卫生、栽花种草、健康宣传等实际行动,为社区群众送去健康和温馨。二是层层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全系统党员中开展了以“岗位练兵强技能,竞赛比武展风彩”为主题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来自市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60名医院人员,经过两天的激烈决逐,赛出了水平,提高了能力,展出了风采,促进了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在建党95周年之际,局党委组织200余名党员来到清风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了“学习孝义精神,做孝义式党员”活动,大家近距离感受了一位平凡而朴实的共产党员“一心为民、一身清风、默默奉献”的无悔人生,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信念。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向最美乡村医生雷兴梅学习”活动,在全系统掀起了学先进、找差距、添措施、促工作的高潮。表彰了一批优秀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四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健康服务进基层”活动。各支部、各单位在先期精准摸排的基础上,为全市2122名贫困户群众进行了健康体检、病情评估、分类建档、送医送药、签约服务,通过“四个精准”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中秋、春节,局党委组织了“节日送关爱”活动,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包联村为87户精准扶贫户送去了慰问品及节日的祝福。五是开展了笔记展评和心得征文活动。在全系统党员中,开展了学习笔记展评活动,对评出的30位先进个人给予了表彰奖励。六是开展了“两学一做一争当”大讨论活动。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每月一次讨论,全体党员人人参与,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谈感受、谈体会、谈措施,抒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八、“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
围绕构建千亿健康产业,加快培育医疗、养老、制造、服务四大板块,大力发展医药生产、医疗体系、疗养旅游、健康管理等16个重点行业,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建成中国健康科技创新强市,创建国际健康产业自贸区,打造“健康之城、养生之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依托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推动老龄产业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行健康信息一卡通、提升传染病防控及检测能力、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