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加快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带动第三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生态旅游名县战略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要从领导干部抓起,解放思想,强化对旅游强县富民的认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发展旅游调子高,行动落实少;谈发展旅游多,具体措施少;议发展旅游多,出谋划策少的行为。坚决消除那些认为发展旅游要花大钱,见效慢,周期长的错误认识,要认识到旅游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不容低估。

2、准确定位,树立龙头景区意识。洽川独有的瀵泉奇观勘称“中华绝景”,以此为依托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黄河湿地景观,就是富有特色且极具影响力的景区,而且,通过近几年的规划建设,洽川景区已经发展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际水利风景区,在陕西东线旅游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必须坚持洽川景区龙头不动摇,以洽川发展带动武帝山、印光故居、水徐河湿地公园开发,全面提升县城形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此来构建合阳旅游发展的新格局。首先,要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地对合阳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形成发展的总体蓝图。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作好精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特色文化和旅游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使旅游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与区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相协调,与建设、交通、林业等各相关专业规划相结合,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其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投入”的路子,广开财源。树立“先讲项目再设法筹钱”的旅游发展新理念,积极吸引外资、民资、财资等,多渠道解决开发旅游的资金来源,形成政府、部门、企业、社会、个人众人拾柴的积极局面,共建精品旅游景区,共创合阳旅游的良好局面。再次,要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附加值。加强诗经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并辅之以黄河文化、古莘文化及民间民俗、饮食文化的挖掘研究,以增强洽川旅游产品的活力。最后,要实行品牌一体化,统一打造“合阳旅游、君子好逑”的合阳旅游品牌形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健身、体育、休闲娱乐、文化演艺、影视等活动场所,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便利,增强旅游发展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4、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理顺项目争取渠道,争取国家支持。县财政专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预算,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编制景区详细规划,着力提升景区水、电、路、讯、公厕、标识等基础设施档次,配套完善旅游服务咨询网点。

5、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县上出台规范性文件,提升饭店、旅行社、纪念品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动员乡镇按照地域特色开发一村一品。组建旅游交通服务公司和黄河漂流公司,按照旅游产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对全县涉旅交通服务旅游专线车、电瓶车、公交车以及黄河漂流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规模,开展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提升我县旅游服务的形象。

6、理顺体制,构筑加快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一是理顺景区资源管理体制。将洽川风景区的资源、水面的利用管理权委托洽管委按照规划审批。二是理顺景区规划、用地、执法管理权。将洽川17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水面使用、项目审批委托洽管委。三是理顺门票管理权。将洽川景区内的门票印制管理权委托财政局管理,取消门票税收核收;将景区一切项目经营票据发放归洽管委。四是理顺执法管理。将景区内所有执法管理权限委托洽管委统一行使。五是理顺景区单位的用人管理。将洽川景区内所有单位(含镇办)主要领导的考核使用的管理职能委托洽管委,实行双重管理。

7、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开展行业培训,推进资格认证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旅游行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建立一支业务精通、品德高尚、服务一流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引进高层次旅游科技和管理人才,重点是旅游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和管理水平。建立覆盖全县各旅游接待单位的旅游讲解员队伍,由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组建一支专业的讲解员队伍,各旅游景区(点)都应配备专职的旅游讲解员,并接受县文物旅游局的统一指导和培训,持证上岗。提高全县窗口行业和服务行业的人员素质,各窗口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服务人员的教育,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服务技能培训,提高热情服务、文明服务意识,自觉维护合阳旅游的良好形象。

8、加强领导,营造全民支持洽川发展的浓厚氛围。

旅游经济是一把手经济。各地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表明,主要领导重视了,认识提高了,旅游产业就会迅速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引领、龙头先行”发展大旅游的运作机制。要成立生态旅游名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小组担任组长,县级四大班子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镇办为成员单位,下设资源保护组、项目建设组、宣传推介组、环境保障组、资金筹措组,各组组长分别由县级领导担任,要按照“计划围绕旅游上项目,财政围绕旅游争资金,交通围绕旅游保畅通,文化围绕旅游出特色,林业围绕旅游抓绿化,城建围绕旅游树形象,商业围绕旅游抓服务,全民围绕旅游聚合力”的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依法保护资源,加快项目建设,完善服务配套,聚集全力,推动洽川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把洽川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精品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5年6月3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