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民族宗教“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成果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市民宗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主题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按照抓规范、强服务、保平安的工作目标,积极创新服务管理举措,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宗教系统“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集体、清真食品管理先进集体、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招商引资、创卫工作、信访工作、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政风行风测评优秀单位,2010、2012、2014、2015年四次荣获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大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教育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民族团结创建“六进”活动(进社区、进场所、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宗教活动场所)为载体,五年来共举办民族政策学习宣传24场次,少数民族创业技能培训班3期,制作展板60余块,悬挂横幅45条,发放资料2万余份,举办民族团结文娱活动2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型示范点30个,通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推进会、全国模范事迹报告会,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深入开展,4个集体、5名个人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首次召开了市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传达学习了中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近年来工作,表彰了20个模范集体和35名模范个人,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调整完善了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职责,补充了新疆等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职责。在陕西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3金7银10铜的骄人成绩,实现了在历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奖牌数量的历史性突破。

二是少数民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大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的申报争取和监管力度,截止目前,累计争取到中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60个、1115万元,整合各类资金2600余万元,修建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村道97公里,人畜饮水工程6座,渠系5条、便民桥2座、电网配套工程1个、物流冷库1个,项目惠及12个县(市、区)的53个村组,有力改善了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规范穆斯林朝觐工作,严格按照《陕西省穆斯林出国朝觐网上报名排队办法(试行)》要求,扎实做好辖区内穆斯林网上报名工作,严格审查,严格程序,组织15名拟朝觐人员有组织的参加了朝觐活动并顺利返回。联合公安、国安、旅游等部门和市伊协,做好个别有零散朝觐意愿的穆斯林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实现了零散朝觐“零目标”。扎实推进民族宗教界救助救困工作,协调解决了全市少数民族贫困家庭529户、1639人的低保问题,纳入到全市整体扶贫规划之中,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为5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办理了民族成份的变更,并接受群众电话政策咨询100余次,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赞许,进一步规范了民族成份更改工作。

三是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安全有序。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清真食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市93个重点乡(镇、办)纳入清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网络,为进一步抓好清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开展了以“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为主题的清真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举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培训会3次,全市共设立宣传咨询点23个,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组织参加了全市201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采取悬挂横幅、设立展板、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清真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增强了广大市民对清真食品行业的认识和分辩能力。对全市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行业进行了普查登记,联合相关部门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户(企业)进行了排查,确保清真食品安全。会同畜牧局开展了清真牛羊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摸底排查了定点屠宰场(点),建立了详实的数据库,规范了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清真食品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对全市35名监督员进行了备案登记,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奠定了机制。连续5年组织10多家清真食品企业,赴宁夏、西安参加了清真食品博览会,开展了宣传推介,签订了销售意向,为促进清真食品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按照中省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扎实安排部署,力求创新活动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考核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开展了以“安全”、“教风”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开展了主题鲜明的“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活动,举办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教职人员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共举办报告会23次、专题讲座12次、座谈会36次,征集心得体会文章123篇,在宗教界形成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以开展科技知识进教堂活动为载体,进行了红提葡萄、苹果栽植及病虫预防、家畜养殖等科技知识培训活动200多场次,受益信众5万余人,辐射带动我市广大信众走科技致富的路子。积极推动宗教活动场所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工作,在重大节假日及大型庙会期间进行了现场督查,赴华阴、华县等重点县市督导大型宗教活动安保工作,听取情况汇报,指导完善预案,排查整改不安全隐患,确保了玉泉院古庙会、潼关红楼观庙会、圣诞节等大型宗教活动安全有序。积极倡导各宗教团体、各宗教活动场所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参与到宗教慈善公益活动中去,广泛开展义诊赠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抗震救灾等活动,活动期间共义诊群众2000多人次,捐助大学生150余名、捐款150万元,有效调动了宗教界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