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百姓健康的守护者,咸阳市中心医院以实施健康扶贫为发力点,通过组建“流动医院”、 组织“返乡团”、 结成“帮扶对”,探索实践出了点面结合、多管齐下、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得到了省市政府部门的肯定,先后荣获省市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等殊荣。
一、组建“流动医院”,三甲医院动起来
针对基层群众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咸阳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起,就抽调16名离退休医疗专家、11名医技检查人员,配备5辆体检设备车(可完成采血检验、心电图、胸片、B超、妇科等多项检查)、2辆健康知识宣传车,组建“流动医院”,持续开展“树公立医院形象,为百姓健康服务”等义诊扶贫活动,让乡里乡亲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技术。
“送医下乡”为群众义诊和免费健康查体
这支流动的医疗扶贫队伍,以“走完全市贫困村,检完全市贫困户”为工作目标、以“看病体检不收群众一分钱,下乡义诊不吃群众一顿饭”为工作准则,常年深入基层,为群众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群众进行免费体检、疾病筛查、义诊及疾病防治宣传教育等。
自组建以来至今已走进200余个贫困村,免费体检、义诊、入户服务群众7.8万余人,发放健康教育手册6万余册,受到了上级部门、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的认可,被中省媒体采访团广泛宣传、报道推介。
此外,中心医院还为贫困患者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累计救助贫困患者64人、减免21万余元。
二、组织“返乡团”,名医回乡沉下去
中心医院的健康扶贫没有停留在单纯送医、送药上,他们深知,只有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水平才能够广泛、持久地服务于群众防病治病的需求,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少得病、不得病,能看上病、能看好病。
自2014年起,市中心医院就组织各专业专家队伍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依托医院医疗联盟和社区联盟平台,将技术服务、管理理念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24家联盟医院及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培训基层医师3500余人、培养市级危重症专科护士60名、辅导讲座230余次、查房业务指导170余次,疑难病会诊及手术救台150余例。
不断加大长武、永寿、旬邑、三原四家联盟医院以及西藏日土县卫生服务中心的帮扶力度,先后选派临床、护理、医技、管理等200余名骨干驻县、8批次32人驻藏实施技术与管理双帮并举;
出资37万元为西藏日土县卫生服务中心搭建远程会诊平台、改造手术室、购置多台先进医疗设备,指导其顺利通过一甲创建,成功开展了阿里地区首例开颅手术、日土县首例小儿阑尾手术等地区多项首例手术。中心医院组建“返乡团”为家乡做贡献的务实行动,为基层建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深受基层医院和基层群众的欢迎与好评,连年被表彰为“咸阳市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
三、结成“帮扶对”,优秀人才扎下来
针对结对帮扶武功县闫家村村民知识相对贫乏、致富技能低下的现状,市中心医院确定了“以党政人才引领脱贫,以医疗人才服务脱贫”的帮扶工作思路,先后选派4名后备干部及7名党性强、学历高、能力强的骨干同志驻村帮扶,5位院领导、31名行政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群策群力帮助贫困户找准“穷根”,开出产业脱贫“药方”。
结对帮扶村患者接至医院免费治疗
近五年来,医院先后投入38.1万元为村村上修路、打造灌溉水井、购买水泵、铺设水利管道、改造建设现代化造砖厂,建设“武功县鑫富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与陕西著名品牌企业签订农畜产品供销协议,帮助村民发展主导产业,开辟致富新路子。通过引进县域电商企业对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电商培训,发挥电商平台在信息、物流方面的优势,积极吸收贫困户进入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推进传统农牧产业、手工业与电子商务及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坚持每年组织医疗团队上门为村民诊治、查体,将重症患者接回免费住院治疗,努力减少该村因病、因残致贫问题,累计减免医疗费用15万余元。
目前,闫家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观,产业发展有了明确方向,村民的健康有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帮扶工作成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提升基层诊疗水平,造福更多群众,咸阳市中心医院一天不停步,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