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县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综述 | 领导介绍

发 展 县 域 经 济 夯 实 崛 起 根 基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全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西部崛起就失去了重要支撑。高陵正处于“十一五”最后一年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黄金期,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已达到117.68亿元,连续6年保持年均增长30%的速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01亿元,跻身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成为中国西部百强县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为实现陕西西部率先崛起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重卡之城 展示西部崛起的亮点
  没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县域经济乃至全省经济就不会有强劲的竞争力和旺盛的活力。
  准确把握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必须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合理推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高陵提出的“工业兴县 开放办县”新思路,在“泾渭分明”诞生地,依托泾河工业园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地域空间,以汽车产业发展为方向,致力于装备制造、石油设备制造、医药化工、新型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全面加速工业化进程,短短10年,迅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县”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缔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陵速度”。截止2009年底,全县GDP总量达到117.68亿元,是2006年的28.38亿元的4倍多,连续三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4.37亿元,是2006年的近3倍,连续三年增速超过了38%。工业总产值实现264.3亿元,是2006年的3.63倍,连续三年增速超过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4.01亿元,是2006年的2.36倍,连续三年增速超过了42%。全县的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内增速位居全市前列,连续六年蝉联全市责任目标综合考评一等奖,2007年起连续四年跻身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排名从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在西部强县评比中,从2006年的238位跃至2009年的93位,进入西部百强县行列。荣获了全国金融生态县、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在高陵已经成为陕西省主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新阶段,一大批影响陕西工业经济发展走势的大项目不断落户高陵并开工建设,香江国际泾渭分明财富中心、中国石油集团装备制造分公司宝鸡钢管公司、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广州颐和光明花园等,已经奠基建设的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就达11家,全县总投资500多亿元的107个项目建设正积极落实,全县连续三年工业增加值保持了45%的高速增长。在高陵已经成为西部投资热土的今天,在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高潮不断迭起的今天,在省、市重工业基地布局高陵的战略背景下,在企业云集、产业兴旺的高陵,围绕超百亿特大型企业陕汽集团,高陵县与之联手做大做强,全力打造中国西部重卡之城。规划了11.8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已入住62家汽配企业,已有国际知名发动机品牌企业康明斯、中国集装箱生产优势企业中集集团、全国百佳企业零部件企业汉德车桥集团,以及全国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陕西万方、云顶控股等28家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业集群,陕汽在高陵的配套率达到20%以上。与此同时,高陵积极建设集机车零部件研发、检测、销售、孵化及服务外包为一体的西安高陵商用汽车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汽车工程创新研发孵化服务中心,为汽车产业培育良好的综合服务体系,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宽领域、大辐射的汽车产业集群在高陵已经成型,重卡之城高陵吸引了无数海内外企业界、经济专家的深度关注,成为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坐标。
  积极发展飞地经济。“不图所有,但求所在”。高陵县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以更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博大胸怀,四处招商引资,招大商、大招商,吸引了各种合作伙伴、各种生产要素汇聚高陵,共同参与开发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工业版图上发展最快的一刻耀眼的明珠。与经开区的合作共建面积已从17.5扩展到40多平方公里,堪称合作共赢的典范;与新城区合作开发共建的13.2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工业园项目,已经进入项目规划阶段,把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飞地经济”的要求化为了具体的行动;与陕西福建商会合作开发共建总投资40亿元的中小企业园,进入征地建设阶段。西洽会上,与韩国博赛思科集团签订了总投资30亿元的西部电子传感器生产基地项目,大项目、园中园的不断落户高陵,必将有力支撑高陵经济社会迈上更好更快发展新征程。
         城乡统筹 增强西部崛起的支撑力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城镇和农村两个轮子一起转,走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一方面,城市可为农村发展技术、智力、信息、资金等支持;另一方面,农村又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车间、市场和劳务、原料及副产品供应地。2009年,高陵被陕西省确定为全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核心,西咸一体化的关键节点位置,在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中,高陵强化全域发展格局,成为了西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拓展城园规模。通过举办中国西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统筹城乡发展项目招商推介会、经济社会发展延安推介会等专项招商推介活动,大力宣传高陵,抢占投资创业制高点。充分有效的拉长产业链、凝聚产业基地,以吸纳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发展中国西部重卡之城高陵的汽车产业,从而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园集中。通过产业发展,把城园融为一体。与此同时,除延安宝塔区建立的友好关系外,高层次、多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加大与经开区、新城区合作共建工作力度,坚持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搞好协调服务,积极推进千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城园规模扩张奠定基础。
  搞好城乡互动。以村庄改造带动农村发展。和西旅合作开发的城南4.5平方公里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完成田家村改造,在崇皇策划的4.5平方公里的西安渭北一流中央商务区正以国际眼光进行高标谋划高位设计,一座渭北现代化、辐射带动渭河北岸发展的中央商务区,必将更加能打破城乡壁垒,加速生产要素在大范围内合理快速流动,促使城乡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同时,高陵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速土地流转,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剥离出来,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速人口向城南新区和村庄改造地集中,以“一城两区”为重点膨胀人口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聚集能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现代农业。依托西安大都市,坚持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带动、科技化支撑的工业理念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一亩田进万元钱”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全省率先建立的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流转土地2.31万亩,全市首家成立的汇通小额贷款公司、阳光村镇银行,不断加大支农力度,2009年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投入高达4.7亿元以上。截止目前,签订的12个总投资40多亿元的农业产业招商项目进展顺利,鹿苑健康农业体验园、药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高墙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初具规模。1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新增面积达2万亩以上。全县无公害蔬菜面积达 16万亩,18个品种的蔬菜被认证省级无公害农产品,黄瓜、菜豆、辣椒通过国家级绿色农产品认证。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稞青牌蔬菜系列产品荣获西安名牌产品,喜捧中国果菜生产无公害十强县和中国果菜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荣誉。遍布全县的“农家乐”年接待量达200万人次,农民收入连续5年保持9.52%的增速,全县人均GDP 5789美元,高陵不仅成为西安的“菜园子”、“果篮子”,而且旅游观光农业成为都市人休闲度假的最近最佳去处。
         幸福高陵 增添西部崛起的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无论是激活内部资本或吸引外部资本,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环境。只有创造了适合经济发展的温床,各种生产要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优化,并迸发出强大的活力。高陵牢牢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和撤县设区的历史机遇,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幸福高陵为统揽,积极承接西安城市价值充分兑现期的辐射带动,不断提高“开放办县”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切以人为本,全力提升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以人才支撑增添高陵西部崛起的活力源。
  在发展环境问题上,围绕“洼地、借力、服务”六个字,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洼地。出台了更优惠的工农业发展政策,降低门槛,营造洼地,使外地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流入,形成洼地效应。二是借力。拓展渠道,招商引资。统筹泾河工业园区与泾渭产业园区的发展,把与经开区理念对接、规划衔接、项目承接、工作连接的战略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统筹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全力支持新城·高陵产业园区的开发发展,积极争取碑林区、莲湖区到高陵合作开发发展,着力建立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服务。治理发展环境,创造适宜生产要素聚集配置、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条件。积极开展园区交通秩序、建设环境、治安环境等专项整顿活动,提升园区管理水平。探索和完善群众参与园区建设的新模式,坚决依法打击破坏园区发展的人和事,为项目落实创造“无阻碍”环境。大力发挥党政服务中心作用,最大程度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开展了“访百家企业、解发展难题”活动,28个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定期沟通,跟踪服务,及时处理企业的意见建议和投诉案件,以一流环境成为越来越多举世瞩目关注的焦点。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SC666@188.com 咨询电话:029---87292683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