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世明先进事迹
陈世明 男,汉族,出生于1968年3月,中共党员,大专文化, 食用菌农艺师职称,住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金川镇黄金村。现任陕西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宁陕县汇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康市经济真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宁陕县政协委员、宁陕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陕西宁陕供销秦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2005年以来,他组织公司科技人员经常深入到江口、广货街、金川等镇的食用菌栽培户中,开展食用菌技术培训,进行栽培技术指导,积极服务群众。累计组织2000余户菇农发展代料食用菌3500余万袋,实现产值8750万元,直接利润9000万元,为全县培训食用菌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使5000余人以其就业,为全县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陈世明同志先后被宁陕县委、县政府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科技特派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星级文明标兵”、安康市劳动模范;他组织实施的“袋料食用菌周年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被市政府授予200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10月,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厅、农业厅评为“陕西省农村优秀实用人才”;2008年10月,被陕西省人事厅、省科技厅授予2007年度“陕西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被安康市政府授予“创业明星”。 2011年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被广大村民推荐,当选为黄金村村委会主任,2015年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升任为黄金村党支部书记。
进行企业重组 组建新型公司
早在2003年,通过学习深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陈世明回到了家乡。看着全村人还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他想,我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的专长来帮助大家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呢?怀着建设家乡、服务人民的美好愿望,他组织了几个有抱负的年轻人,创办了“宁陕县江口食用菌栽培推广中心”,开始在全村发展代料食用菌的种植。在实践中,他的技术日趋成熟,2005年被县科特办选派为科技特派员,负责金川镇、江口镇和广货街镇食用菌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从此,他便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食用菌产业建设中,深入到金川镇黄金村、江口镇新庄村和广货街镇元潭村、架子沟村等生产点,对三镇四村的130余户群众开展技术培训,积极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栽培技术。辛勤的耕耘迎来了丰厚的回报,2005年带动群众种植代料香菇40余万袋,实现利润120万元;2006年带领群众种植代料香菇100余万袋,实现利润300万元。面对成绩,陈世明没有沾沾自喜,他又想:怎样才能增加技术力量,更好地服务产业,服务群众呢?2007年,他在“宁陕县江口食用菌栽培推广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陕西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有初级技术职称的35人,中、高级技术职称5人。新型公司的组建,使公司规模得到了拓展,技术力量得到了增强,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7年,公司当年销售总收入超过了350万元。
建设示范基地 积极服务三农
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三农,同时也为了使公司在食用菌菌种生产、推广、销售和加工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壮大,真正实现“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带动模式。陈世明同志充分履行特派员职责,积极建设示范基地。他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在具备食用菌生产条件的各村建立一个商业化食用菌栽培基地。基地建设初期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公司,招商联合当地有能力、有见地的村民从事栽培管理,并依据“连片管理,分户经营”的栽培模式,产成品由公司统一销售,售后利润在保证经营管理者利益的前提下,按比例进行分成。这样既能带动农户规模发展,又能保证产成品的高品质。2007年以来,在县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在金川、江口、广货街、旬阳坝、太山庙等有关乡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他先后投资建设了金川、广货街六个香菇示范基地、江口平菇示范基地。
正在开工建设的“宁陕县秦南食用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安康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的5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该建设项目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加工、冷储、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示范园。项目总投资9050万元,规划建设的示范园区总面积3600亩,其中核心区500亩。更大范围的拓展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开拓销售市场 实现群众增收
任何产品,只有变成商品,销售出去,才能带来经济效益。为此,2008年,从种植规模、设备购置、销售体系入手,秦南公司对厂房进行了扩建,新建厂房300余平方米,购置了蒸汽锅炉,建成了盐渍菇加工生产线,同时,注册了“天华山”商标,开发了以食用菌为主的20余种干品系列包装。并投入了80余万元,在西安的胡家庙、朱雀、北二环和土门市场建立了鲜香菇销售网络,还购买了两台配送专用车,组建了20余人的营销队伍,专门负责宁陕食用菌在西安市场的销售。目前,西安朱雀市场80%的香菇产品均出自宁陕。在开拓大都市市场的同时,公司法人陈世明瞄准了国际市场,经过省、市、县科技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公司成功将产品销售到了国外。仅2008年3月,就有60余吨盐渍香菇出口到了日本,仅此一项为公司盈利20多万元,全年总收入超过450万元。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公司2011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506.51万元
加大新品种引进 加强科研合作
作为公司法人,陈世明深知,产品只有不断更新,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带来丰厚的效益。基于此,公司非常重视新品种引进和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2008年,通过县科技局的牵线搭桥,公司与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吸收和利用上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新品种开发方面,公司组织培育了“秦南1号”“秦南2号”“9608”等新品种,该品种专门针对秦岭山区的自然环境培育而成,深受种植户和市场的青睐,为全县下一步食用菌品种的更新换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成立了陕西省食用菌科技专家大院、安康市经济真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陕西省星火科技12396食用菌产业服务站等科研服务机构,建立自繁自育的品种生产体系,在传统的香菇品种基础上研制出秦南1号高产优质的香菇品种,取得了两项省市级科技成果、一项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一项专利保护。开发珍稀野生食用菌,自2009年起,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陕西微生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业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 针对羊肚菌、鸡油菌和牛肝菌等秦岭珍稀野生食用菌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技术攻关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并逐步实现该类野生珍稀食用菌的人工繁殖,积极推动这种投入小、产出高的新兴菌物产业。为广大菇农开辟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组织成立合作社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食用菌,实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目标。2008年9月,由陈世明牵头,以秦南公司为主体联合8个乡镇160余户菇农组建成立了“宁陕县汇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之间互通信息,相互协作,定期召开会议,为公司持续发展凝聚了人气,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网络。同时,公司为广大菇农、麻农提供专业书藉5000余册,免费发放黑木耳、香菇、天麻等栽培技术资料10000多份。为江口、金川、广货街、旬阳坝等乡镇免费培训技术80多次,接受农民朋友咨询达3300多人次,使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在全县得以推广,并辐射到相邻的石泉、岚皋、佛坪等地。合作社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br组建经济真菌中心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全市食用菌产业。2008年,在陈世明同志的组织下,在县科技局的支持下,以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联合省微生物研究所、宁陕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组建了“安康市经济真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于2008年12月29日在安康市邮政大酒店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同意安康市经济真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落户秦南公司。
批准组建的安康市经济真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以企业为主本,产、学、研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开放式管理。该研发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真菌产业发展需求,从解决经济真菌产业共有、核心技术入手,以开发名、优、特色真菌为目的,开展经济真菌产业的配套技术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并提供技术服务,对促进经济真菌产业化、市场化,提升全市食用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优势,培育区域支柱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宁陕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陈世明同志始终把服务“三农”、传播食用菌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使命。他坚持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努力提高工作本领,用心思考,作风扎实。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宁陕的山村角落,在宁陕—西安等地来回奔波,引进技术人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组织公司科技人员对广大群众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为全县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与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谈到今后打算,他坚定地说:“党的十七大为我指明了方向,使我倍受鼓舞、精神振奋,我们将再接再励,努力拼搏,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使食用菌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为把宁陕县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