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明同志创业基本情况



陈世明同志,出生于1968年3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农艺师职称,家住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金川镇黄金村。现任陕西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1989年6月,他高中毕业回到家乡,看到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借助高中期间校团委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学来的专业知识,扎根农村踏上了创业的第一步。同年9月就开始筹措资金,申请成立了“宁陕县黄金乡团结食用菌种厂”(1989年至1996年)。两年的大胆尝试,在为十里八乡父老乡亲提供优质椴木菌种的同时,也给他未来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3年菌种厂的生产经营,在当时的宁陕县平河梁以北地区已小有名气,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期间,被时任黄金乡乡长周光友的多次鼓励举荐,他于1992年底,承包了“宁陕县黄金乡综合厂”(1992年至1996年),主要从事榔头柄、地板条等木制品的加工销售,兼顾菌种生产销售。随着上世纪末林木禁伐政策的出台,1998年,他离开家乡前往西安从事市内交通运输工作,一干就是五个年头。

2003年,他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带着追逐梦想的决心和信念,回到了家乡继续他的食用菌创业历程。一年的基础工作,从选址(210国道为轴线)、流转土地到亲自带领自家亲戚,顶着来自各方面压力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道路。在技术、人员与资质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2004年3月,创办成立了“宁陕县江口食用菌栽培推广中心”(2004年至2007年)。以江口、广货街、金川三镇16村为食用菌产业推广种植区,巡回劳累奔波,对农户进行食用菌生产与管理技术轮流培训,并侧重于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现场指导、传授与示范,将他所学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菇农。在他的二次创业之路上,从研制开发食用菌菌种到田间试验,在失败中总结、在攻克技术难关中求知,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当起了食用菌产业在家乡发展的带头人;他心系群众脱贫致富,源于理念与信心,立志要用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当鲜活的香菇长满食用菌袋,清香可口的香菇菜肴尝入口中、以及将食用菌产品变成现金时,家乡的父老乡亲由衷地信服他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叹道:“这些年只说是这娃在瞎折腾,这下当真整出了名堂了,有出息!娃呀,好好干,大爷信服你,一定能整出大团场(指规模与成效)来的!”。在掌握了食用菌生产与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当时虽然一无项目支撑,二没财政资金支持,但他不等不靠,组织了家乡几个有理想、有创业志向的年轻人白手起家,发展食用菌产业,加快了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以“滚雪球”的方式持续稳定发展,使食用菌产业从他的家乡向周边延伸到江口、广货街、金川三镇16村,菇农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持续扩大规模,拓宽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空间。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2007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创业如日中天,经过若干个春秋的艰苦努力,结合该产业的推广发展已初具规模,在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和与现代农业接轨匹配等相关条件的前提下,于7月组建成立了集香菇、平菇、白灵菇、黑木耳、猪苓以及秦岭高档珍稀富硒野生食(药)用菌的产品开发、良种选育、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菌辅材料供应和菌产品商贸销售为一体的“陕西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至今)。秦南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他的创业步伐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成为他后期创业与铸造辉煌的新的起跑线。

2008年11月,随着食用菌产业的逐步壮大,公司内部各板块社会化分工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的诸多问题,他大胆尝试由秦南公司牵头,联合四镇12个行政村的161户菇农,组建成立了“宁陕县汇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08年至今)。他出任理事长,各菇农成员紧紧围绕秦南菌业的标准体系和相对清晰的布局分工,独立完成合作社交办的食用菌生产种植任务。至此,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2009年,秦南公司与陕西省科研院所合作,创立了“安康市经济真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9年至今)。2012年7月,秦南旗下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陕西省秦南现代农业园区(2012年至今)。2016年9月,通过提报秦南公司股东大会一致同意,与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陕西宁陕供销秦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6年9月至今)。

秦南菌业公司组建成立后,经他带领的秦南人十年如一日的艰苦打拼,使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10月,陕西省供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增资入股了1500万元股本金,公司由私营企业转型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止2016年末,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资产总额达到6488.75万元。回顾秦南生产经营运作模式演变历程,真实地反映出改革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运行初期是“公司+农户”;发展中期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演变到现在的“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园区(基地)+贫困户”的食用菌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改革运行模式,科学发展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了独具秦南特色的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把秦南推向了更高更新的发展平台,实现了量与质的升华。凭借多年创业发展的实践积累,在审时渡势中精心构思,形成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运行与管理模式。他在2017年初秦南公司年度大会的工作报告中,用一组关键词向全体员工提出了秦南公司发展思路与目标的十六字经营方针:“专业兴菌、品牌经营、四大板块(菌品系统研发、园区菌类种植、独立分拣加工、品牌市场营销)、协同发展”作为经营结构与发展方向;十六字发展理念:“生态为根、科技为本、高标为范、推动为责”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共赢的大局意识;二十四字企业使命:“个人价值奉献同仁、生态和谐回报社会、极致健康服务人类”的企业使命来凝聚团队人心;一个目标:精心谋划、合理布局、把握机遇、全员齐动,坚决打赢食用菌产业扶贫攻坚战。两个统一: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开展工作与公司决策相统一、在经营与管理上实行工作与目标考核相统一;三个结合:提档升级与塑造品牌相结合、政府拉动与自主造血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素质提升相结合;三项根本任务:强管理、调机制、谋发展;四强:创造可持续价值能力强、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能力强、风险预测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强;四优: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社会形象优。这些关键词的出台和实施,为秦南发展与管理提供了指导思想与信念的支撑,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他通过多年专注于食用菌技术推广和开发,为农民和贫困群众参与食用菌产业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该同志因此曾被宁陕县委、县政府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评为“十星级文明标兵”、“市劳动模范”;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陕西省农村优秀实用人才”。2011年,被宁陕县金川镇黄金村村民当选为黄金村“村主任”;2015年,被当选为黄金村“党支部书记”。宁陕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安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