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中学简介


陕西咸阳中学位于咸阳市东风路34号,北依毕塬,南临渭水,坐西面东,文脉昌隆,人文荟萃。学校占地面积137.5亩。拥有3栋教学楼,1栋实验楼,1栋科技大楼,3栋住宿楼,1栋餐厅大楼。现有70个教学班,近4000名学生,在岗教职工312人。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果显著,被誉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52年8月,由省文教厅直接领导,名为“陕西省咸阳中学”。1953年,被陕西省文教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58年,咸阳县与咸阳市合并,改由咸阳市文教局领导,学校更名为“咸阳市第二中学”。1984年更名为“咸阳中学”。1985年,陕西省教育厅又确定咸阳中学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同年,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将咸阳中学列为陕西省试行重点高校推荐应届高中毕业生的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4月,学校再度更名为“陕西咸阳中学”。2006年晋升为首批“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16年8月,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高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办学理念前瞻。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 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学有所长、身心双健” 的多元成才的育人模式。学校正向“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三秦名校迈进。

办学设施先进。学校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教学检测系统、区域网通讯系统、数字化录播系统、信息化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搭建了优质高速的信息平台。

师资队伍精良。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4人。特级教师2人,中、高级教师175人。教师研究生学历达50%,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教学能手26名,咸阳市名师3名;咸阳市渭城区名师工作室3个。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班主任带头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师资力量位于全市前茅。

管理方法精细。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精心管理、精致教育、精良品质”特色明显。学生实施“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疯狂英语诵读”“密集型跑操”“微型班会”“静堂自修”特色明显。为适应新高考,开设“人文素养提升课程、科学素养培育课程、民族精神教育课程、国际视野拓展课程、身心健康教育课程”五大体系四个类别校本课程,实施“小班教学”“走班制”,严格落实教学目标责任制度、课堂改革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观察制度、学情档案制度、月考测试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常规月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师徒结对制度。建构了年级质量协作体、班级质量协作体、学科质量协作体、备课组质量协作体、学生学习质量协作体,构建生活服务、心理服务、学习服务、发展服务四大服务体系,满足学生就餐、就寝、就医、心理健康等全方位生活需要,指导学生制定人生发展规划,实行多元评价,让每个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安全管理人文。坚持“安全是第一责任”的管理理念。做到了人防、物防、技防并重。强化了安全教育,增强了安全意识。安装“校园安全电子监控系统”,全方位保障学校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严把食品安全入口关,各类安全预案完善,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国际化特色鲜明。学校先后与日本的德岛高校、新加坡的惠厉中学、培雅中学、国专长老会中学等建立了友好学校,校际之间定期交流。学校有聘请外教的资质,三个年级开设外教课。学校开通了留学教育,已有日本留学生在校就读。每年毕业学生有100多人出国留学。

教育质量优异。学校连续六年得到咸阳市市委、市政府嘉奖。连续三年,咸阳市高考理科第一名花落本校。近几年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输送人才19名,向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输送人才1000多名。

近几年,学校先后被授予“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蓝球特色学校”“陕西省艺术示范学校”“陕西省校本研修先进集体”等100多项荣誉,2020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