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现将2012年-2016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一)规划编制工作
1、完成中心城市总规修编。新总规于2009年启动修编,2012年5月通过省政府批复。新总规确定的城市性质为“西安第二生活区,秦岭最美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围绕这个建设目标,将中心城市发展布局结构确定为“一主一副七组团”。与新总规同时编制审定的还有《商洛市城镇体系规划》、《商洛市城市风貌总体规划》。
2、各县区规划编制情况。积极推动各县区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努力,丹凤、镇安两县县城总规已经通过市规委会审议和省住建厅技术审查。山阳县县城总规已通过规委会审议。洛南县、商南县城市总体规划人口与土地规模论证报告已通过省、市两级审查。柞水县总体规划已通过省、市初审。同时编制审批的还有山阳漫川镇、丹凤棣花镇、镇安云盖寺镇三个文化旅游名镇,商州区沙河子镇、洛南县永丰镇、丹凤县商镇、棣花镇、商南县赵川镇、金丝峡镇、山阳县高坝店镇、漫川关镇、镇安县云盖寺镇、永乐镇,柞水县下梁镇、凤凰镇等十余个重点镇和二十五个美丽乡村规划。
3、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情况。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为了更好的指导项目建设,我局先后编制完成了《环城北路控制性详细规划》、《商洛市区四大门户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商洛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等17项详细规划,使中心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由2010年的75%提高到目前的95%。同时编制了《商洛市绿地系统规划》、《商洛市中心城市绿道网规划》、《商洛市城市管线专项规划》、《商洛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等10余项专项规划,使中心城市规划体系更加完整。为了打造绿道示范城市,编制了《商洛市绿道网专项规划》、《商洛市绿道网建设导则》,明确了绿道建设目标、范围和主要内容,确定了各个单位职责分工和近期实施重点。为了推动水景打造,编制了《商洛市水景专项规划》,设置以丹江水脉为轴的公园亲水景观。并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时进行水景打造,以体现山水城市特色。
4、按照“一体两翼”发展规划要求,结合“一体两翼”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了《中心城市“一体两翼”建设规划》、《蟒岭绿道建设规划》、《中心城市“一体两翼”重点区域建设规划》,为“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规划审批工作
5、优化审批制度。成立了商洛市规划委员会,制定了规委会议事规则,实行市区规划项目审批小组会议制度,按照专家把关、集体审议、集中决策的原则审议项目,提高了审批水平和效率。
6、规范审批程序。先后修编了《商洛市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商洛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商洛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商洛市规划局规划工作手册》、《商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编印了《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完善了项目审批办理规范性程序,使规划编制、审批、变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赴西安市规划局对“一站式”办公、规划审批程序、培训教育等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经验交流,对我局规划审批等工作进行了修改完善,使规划编制、审批、变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规划管理工作
7、提高管控水平。制定了《商洛市城乡建设规划项目审批空间控制要素表》,从严控制城市“五线”和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停车位等强制性指标。确保各个建设项目立面、色彩、形式、夜景等特色与整个城市发展目标高度统一。同时,依据《商洛市城市风貌总体规划》和《城市风貌规划导则》,为建筑风貌控制提供了依据。“素墙黛瓦桐籽花”的城市风貌初见雏形。为了更好的控制城市街景,还编制了团结路、中心街等十余条街景规划,对主城区特色打造进行控制和引导,规范建设行为。在审批中,逐步降低老城区建筑密度、科学设置商业,严格立面、街景、造型审查,强化绿化,点缀小品,着力打造宜居城市特点。在新区建设中,依据丹江、南秦两岸建筑天际线和城周六山山脊线,控制沿江临山建筑高度、体量和风格,确保建筑景观和山水环境相协调。
8、加强规划核实督察。建立联动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法建设行为。积极探索建立规划、城管、国土、区镇办政府等部门的联合互动机制,互通消息,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对违法建设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通过定期不定期巡查,发现通报违法现象,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利局面。制定下发了《商洛市建筑工程规划专项稽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建设项目开展规划稽查,确保绿地、水景、夜景等规划要求的落实。同时,建立的规划核实验收工作制度,开展规划巡查20余次,累计核查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
(四)、规划宣传工作
9、举办“把脉商洛”活动。邀请省、市知名规划专家和商洛市相关领导等50余人集思广益,共同为商洛市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开展专家学者讲规划活动。邀请张锦秋、吕仁义等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举办了“新型城镇化下的商洛思考”把脉咨询活动,邀请韩冀等专家教授共商城镇化发展大计。同时制作了100套把脉咨询活动光盘和500册《商洛规划》做宣传。
10、与市委组织部、西安建大联合举办了全市城镇规划专题培训班。召集市、县两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相关技术单位和有关村、镇的主要负责人,在西安建科大学习中央城镇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城市规划管理知识。
11、在商洛日报开辟“规划之窗”专栏。每周一期对城市规划法及规划进行展示。邀请市委办信息科、市政府办信息科负责人,以及陕西日报驻商记者站、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驻商记者站等10多家媒体为规划工作出谋划策。
12、召开了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现场调研座谈会(龟山会议),请市级领导为城市规划建言献策。
(五)测绘地理信息工作
13、完善机构理顺体制。经多方努力,经市编办批准,2013年6月成立的商洛市测绘地理信息局,与规划局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并增加副局长一名。将市测绘大队正科建制升级为副县建制。商州、洛南、柞水、镇安四县于2014年完成了测绘地理信息局挂牌工作。机构的完善,彻底解决了测绘工作的瓶颈。
14、夯实基础做好项目。争取资金500万元,扎实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完成“三维城市模型”建库;完成商洛市2000城市坐标系建设;完成了城市规划区1:1000航测数字化城投项目,涉及成图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完成了中心城区1:500航测数字化成图项目;市规划区数字正射影像图。
15、突出管理争创佳绩。率先在全省制定《商洛市测绘管理办法》,不断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宣传,行业管理不断加强,多次在全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三、“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发展思路:依托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城镇发展条件,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绿色循环和改革创新为主题,坚持西商一体、生态支撑、区域协调、休闲城市、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一体两翼”中心城市核心区,以文化旅游名镇、六县县城和重点镇为龙头,带动近百个镇办、千余个美丽乡村聚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基础设施、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凸显山水城市特色,建设休闲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目标任务:积极探索中小城市发展路径,持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积极打造以绿色产业和生态宜居为突出特征秦岭休闲之都、丝路产业新城。
主要措施:1、积极实施县级规划备案审查工作,加强对各县区规划的指导。2、加强县、镇两级规划队伍建设。3、进一步实施规划核实和督察工作。4、健全市、县测绘行政管理体系、开展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采集、提高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覆盖率、开展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配套建设工作、开展“数字商洛”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推广,不断提高测绘保障应急能力。
四、今后一段时期工作重点
(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中心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商洛市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商洛市中心城区30米宽以上道路城市设计》、《商洛市丹江两岸生态河堤建设及湿地景观规划》、《商洛市南秦河两岸生态河堤建设及景观控制规划》、《商洛市移动信号专项规划》、《商洛市中心城区城周山区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规划》、《六县一区互联网建设规划》等规划,加强规划调控能力。完成《中心城市地下管廊规划》、《商洛市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商洛市海绵城市建设导则》、《商洛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商洛市城市公交车线路及公交站点规划》、《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贵恶化》、《商洛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规划》、《商洛市中心城区30米宽以上道路城市设计》、《商洛市丹江两岸生态河堤建设及湿地景观规划》、《商洛市移动信号专项规划》、《六县一区互联网建设规划》、《商洛市四大门户区规划》和中心城区街景规划。
(二)不断创新城市规划理念。一是建设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不断强化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绿色出行系统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公共交通系统,结合城市绿道等慢性系统,规划便捷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提高公共停车、商业配套、旅游服务等配套设施服务能力,打造秦岭“慢城”特色。二是积极开展城市设计。结合各门户区空间形态特点和区位优势,做好门户区城市设计工作,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同时,积极开展特色街区试点工作,围绕城市风貌建设要求,遴选条件成熟的街区,结合棚户区改造等政策,建设富有商洛地域特色的街区。三是全力开展绿道建设。积极规划实施“十、百、千、万”绿道工程,即“十里丹江绿道,百里蟒岭绿道,千里市域绿道,万亩郊野公园绿道”。各县要尽快完成县城“绿道”规划。要对亲水空间、绿化林带认真研究,理顺慢行环形系统,打造多个“一小时步行圈”,串联各种绿地、林荫道郊野公园等,形成富有商洛特色的绿道系统。四是强化彰显山水城市特色。围绕“一半山水一半城”建设目标,确定好生态涵养规划,细化“显山露水”城市控制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绿线控制意识,推动水景打造,使水域、绿地和生态系统面积达到城市面积一半左右。五是不断增强城市宜居性。积极打造城市公园,通过花园、绿地、水系规划,提供良好的公共活动空间。强化建筑控制,使建筑与山水环境协调。打造庭院式小区,提高城市宜居性。
(三)进一步开展督察工作。建立完备的规划督察工作机制,聘用规划督查员、配套好相关机构和人员,加强批后跟踪监督管理和规划核实工作,把建设规划许可的内容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大力推行坡屋顶改造、屋顶花园、太阳能建筑和太阳能光电建筑,通过严把建筑立面造型关、施工图审查关和规划审批关,确保在实施中得到严格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规划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工业园区、城市新区规划管理队伍,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权限,确保城市规划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争取在各镇(办)设立规划管理机构,配备镇级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充实加强规划队伍,确保城乡规划各项工作全面持续有效开展。
(五)积极开展备案管理。不断增强控制管理,进一步推动“一体两翼”范围内洛南、丹凤两县的规划管理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洛南、丹凤两县规划管理的通知》要求,细化两县县城规划审批备案程序,把好技术关口,提高备案效率,确保“一体两翼”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同时,探索确定其他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查备案工作模式,强化规划管理。
(六)、抓好勘察设计、测绘工作。一是争取完成山阳、商南、丹凤3个县的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挂牌工作。二是全面完成“数字商洛”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建设任务,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三是开展部门联动,与市保密局联合开展涉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与市文广局联合开展地图市场专项检查;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公共安全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