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安县残联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与残疾人共享一片蓝天"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实施各项为民、亲民服务措施,在全县残联系统形成了全员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管理,学雷锋、树立为民服务理念
镇安县残联始终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在硬件投入上坚持高效、便民。不仅成立了由理事长任组长的"学雷锋"活动领导小组,研究下发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筹措资金对县残疾人服务大厅进行了装修,更换了办公设备,将台阶改装为轮椅坡道,为残疾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积极改善机关面貌,搞好环境卫生,打造方便、舒适的服务环境;二是在业务办理上坚持便捷、公开。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群众办事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办事制度,为每名职工制作了工作职责桌签和服务监督岗,群众办事一目了然,方便快捷;三是在服务态度上坚持周到、热情。县残联服务对象是各类残疾人弱势群体,全体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了"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亲近、一颗热心办事、一句好话送行"的规范性工作习惯,树立了残联机关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四是坚持评先树模,争创一流业绩。残联机关内部每年度均评选 "岗位标兵"3名、"三八红旗手"2名、"业务能手"5名、"残疾人贴心志愿者"6名,增强了全体干部的争先创优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经过全体职工努力,2011年镇安县被中国残联命名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2012年至2013年全县年度考核评为良好等次; 2012年被评为全市残联先进集体,2013年被中国残联评为全中国残联评为两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1名职工获全国残疾人就业培训先进个人称号,3人次先后被省、市级部门、省市残联评为先进个人,10人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二、立足本职,学雷锋、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2012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县委宣传部支持下,县残联牵头成立了镇安县助残志愿者服务总队,随后在全县各部门成立了21支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志愿者319名,在全县兴起了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助残志愿服务的热潮,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康复医疗、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近年来,助残志愿者服务总队举办《残疾人保障法》讲座8次,发放《残疾人法律汇编》、《残疾人康复知识读本》等书籍8000余册;累计免费提供法律援助15人次,安装假肢42人,助听器20人,做白内障手术280例,协助精神病人住院治疗75人;筛查人工耳蜗植入、脑瘫、智障、肢矫儿童93人,治疗23人;发放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1665万元,实施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65户,开展技能培训12期715人次,落实居家托养110人次。深入到云盖寺镇三条沟村、米粮镇联盟村开展扶贫帮困助残志愿者活动,为22户残疾人家庭捐赠了价值6万余元的肥料、种子、书籍、体育用品等生产生活用品;组织残疾人开展户外活动,举办棋类、书画、歌唱、曲艺等适合残疾人参与的户外文体活动6场次,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激发了残疾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和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各部门助残服务队也利用节假日组织志愿者,深入全县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服务1020人次,为残疾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公众好评和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为雷锋精神在全县的广泛弘扬奠定了基础。
三、多措并举,学雷锋、争当残疾人"贴心人"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月"主题实践活动。每年镇安县残联领导班子根据残疾人工作特点,扎实安排部署各年度深化贴心服务残疾人弱势群体活动。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到县残疾人托养中心,为集中托养的重度残疾人洗衣服、理发,整理宿舍16场次;为县精神病院住院病人捐赠棉衣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折资6万余元;深入到党建包扶村和贫困包扶村开展种养殖业培训,免费印发实用培训资料3000余册,无偿提供籽种1000公斤,种猪、种羊300余头。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忠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敬业意识和服务理念。
二是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积极筹措资金7万余元,针对社区部分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迫切要求,组织人员深入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结合各户实际情况,开展无障碍改造32户,安装起身扶手、改造轮椅坡道、配套发放相应辅具32台套,改善了部分重度残疾人生产生活质量。
三是主动上门服务,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县残联承担着全县2万余名残疾人的办证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人员推迟下班、公休时间,对已填报资料的档案进行电脑输入;同时,抽调人员分片深入到各镇,到偏远村组、无行动能力的残疾人家里上门办证。三年来累计上门服务910人次,得到了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的一致好评。
四是营造良好社会助残氛围。结合每年"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等纪念日,举办各类残疾人文艺演出、发放辅具、启动"助残圆梦"行动等活动,大力宣传报道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帮助残疾人、大力宣传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三年来,累计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273台套,发放残疾人知识读本12000余份,开展义务诊疗服务320人次,促使有劳动条件和有劳动意愿的残疾人就业58人次。
四、奉献爱心,学雷锋、共享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
牢记"人道、廉洁、服务、奉献"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了"红领巾手牵手"、情系贫困残疾儿童、一对一结对扶助等系列活动。六一儿童节前夕,县残联与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组成了"情系贫困儿童"慰问团,为大坪镇龙湾小学60名贫困儿童、留守儿童送去节日的礼物,关心他们的成长;累计为全县67名残疾少年儿童、大中专学生争取助学金15.8万元,解决了残疾少年儿童、大中专学生家庭的后顾之忧。
高度重视双节期间关心慰问贫困残疾人工作,借双节走访慰问活动,精心组织、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将122户残疾人列为重点慰问对象予以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家中。在日常工作中,关心特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困难,累计筹集资金6.3万元,为51名贫困残疾人家庭献爱心,积极协助他们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流浪到我县的各地残疾人,凭借残疾人证,县残联都给予了积极救助,近年来累计救助外省、外市残疾人14人次。
学雷锋活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基本准则,镇安县残联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途径,践行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踏踏实实做事,全心全意服务,使这项活动深入人心,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