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两大目标,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要求,大力实施“党建夯基、环境创优、扶贫开发、财源建设、城镇提升”五大工程,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文旅融合、脱贫攻坚、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县形成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团结创业的发展氛围,经济社会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

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总投资88.5亿元、西北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户镇安开工建设,月河钨钼产业园、云镇水库、345国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十二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1亿元,是“十一五”的3.9倍,形成了支撑镇安快速发展的强大动能。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3.9亿元,年均增长13%,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2亿元,是2010年的2.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240元、7750元,较2010年分别净增了12409元、4032元。

云镇中小企业孵化园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三次产业比由“十一五”末的21.1比45.3比33.6调整到13.8比58.8比27.4。农业发展特色显明,建成了华联魔芋、安业清真、盛华茶叶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发展了创盛肉食品、雪樱花魔芋、百盛茧丝绸、海源油脂等一批有基地、有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成功注册了“镇安板栗”、“象园茶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县域工业集中区、云镇花园中小企业孵化园、高峰小微企业孵化园、文家石材工业集中区等一批工艺新、带动强的工业园区陆续建成,发展规上企业4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木王山、塔云山、金台山、云盖寺古镇、童话磨石沟等一批内涵深、前景广的旅游文化景区已开园迎客,成功创建塔云山4A级和云盖寺古镇、木王山两个3A级旅游景区,改造提升特色农家乐及农家客栈500余户,发展电子商务企业100余家,网店及微店数量达到了300余家。

云盖寺文化旅游名镇门户区

三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按照“城景融合”的思路,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持续实施了绿化、亮化、畅通等县城改造提升“十大工程”,全力推进镇云一体化发展,县城面积拓展到5.2平方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云盖寺镇被列入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桂林村、岩湾村被命名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市级秦岭美丽乡村”,云镇村、丰收村成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68.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被国家确定为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天蓝、地绿、水清、林美的良好环境已成为镇安一张响亮的名片。

米粮镇脱贫攻坚养羊基地

四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定不移推进精准扶贫,创新实施了“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新模式,4.6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3.1%下降到23.4%,镇安被列为全省金融扶贫、旅游扶贫试点县,青铜关镇丰收村被列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镇安成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典型。我们持之以恒实施移民搬迁,累计投入30.5亿元,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93个,搬迁群众1.5万户5.3万人,坚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与集中安置点同规划、同建设,让搬迁群众享有与城镇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镇安县“以产定搬、以搬促城、产城融合”的搬迁模式得到中省领导的高度赞誉,也成为陕南移民搬迁就地解决就业的典型。

五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在统筹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事业,镇安被确定为全省医改试点县,成功创建全省教育“双高双普”合格县,在第十五届残奥会上,镇安县残疾人运动员张丽、张英取得四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县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成功创建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花鼓剧《聂焘》荣获全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渔鼓剧《杜鹃花开》在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上荣获多项大奖。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7年1月5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