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巩固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现代化水平,着力做强畜牧产业,建设绿色循环畜牧业,着力做优畜牧产业,增加产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将我县建设成为全省畜牧业强县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一、加强基层党建,增强凝聚力
1、以强化学习为抓手,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全面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建工作“五个规范”要求,着力治理机关党建“灯下黑”。以党员干部下基层、专技人员包联、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载体,形成抓党建促发展的强劲势头。
2、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讲做评”、“廉政以我为准、作风向我看齐”等活动为载体,强化干部教育。纪检组挺纪在前,从严从实抓好监督,对干部进行分类管理,纪检干部职责前移,推动项目建设、执法监管等工作与纪检工作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3、强管理,提素质。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以畜牧兽医培训学校为载体,着力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形成服务基层一线的主力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行有力的畜牧干部队伍。
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挖掘产业潜能,健全产业链条,提升综合实力,招引1个大型有机肥加工厂、1个羊乳品加工企业、1个饲草加工企业。扎实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手续审批,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形成产业区域特色。
2、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以肉鸡、奶山羊产业为主,以园区建设为抓手,配套完善产业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推进产业发展,全年完成总投资2.4亿元的蒲城畜牧养殖及配套体系项目,畜牧业产值突破19亿元。
3、推进绿色发展新模式。做好畜禽粪污处理宣传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养殖户环保意识及畜牧养殖企业的资源转化能力。积极推进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在全县规模养殖场推广有机肥加工、沼气池、堆积发酵等粪污处理方式,形成种养结合循环生态绿色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4、做大做强畜牧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三步走”,继续支持蒲城大红门、石羊品牌建设;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打造本土畜牧品牌;以无公害认证及部省级示范场创建为突破,为品牌培植奠定雄厚基础。
5、抓好创新试点性工作。推动粮改饲深入开展。按照全省畜牧产业粮改饲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在完成今年1.5万亩、5万吨青贮任务的基础上,做好全县2018年粮改饲工作任务的分配下达,明确目标任务,明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责任。以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畜牧业为目标,建立蒲城畜牧大数据平台,实现监管服务信息化。
三、强化服务监管,强化安全发展新体系。
1、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管理,确保养殖安全。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动物血清检测社会化服务,为养殖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全县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以布病三年净化、H7N9防控为抓手,强化人需共患病防治。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成立应急小分队,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2、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开展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竞赛活动,增强法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在畜牧养殖企业、畜牧生产加工企业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3、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口。建立畜产投入品备案制度,规范投入品市场经营秩序。以养殖场风险等级评定为抓手,对饲养管理实行过程管理。加大畜牧综合执法力度,配强人员,科学分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联合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开展私屠滥宰、假兽药、乳品违法等综合整治行动,开展联合执法,有效规范畜牧产业经营秩序,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提升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1、高质量抓好脱贫攻坚。抓好“党支部+”产业园区的技术指导工作,结合产业脱贫服务110体系,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增强脱贫致富带动力。发挥技术服务手机APP端优势,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畜牧产品加工业水平,推进初级产品向成熟产品过度。招引国内重点乳品企业,进一步完善奶山羊产业链条,加快蒲城大红门熟食加工产业链条运营步伐,着力推动牛羊屠宰加工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效益。
3、发展有机、现代畜牧业。推动饲料型饲养向生态牧草、科学配方饲养过度,优化养殖水平。实现颗粒有机肥向液体肥等多种形式肥料过渡,提升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