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文广旅游局
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石泉县文广旅游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安排部署,明确“121”整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县委1号文件追赶超越重点工作任务,强力推进旅游重点骨干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加大市场监管和宣传促销力度,做强做大文化旅游经济,积极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

一、2017年工作成效及工作亮点

(一)明晰思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顺利。

一:云雾山鬼谷岭、印象汉江、雁山瀑布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顺利,雁山瀑布、饶峰胜利特色旅游村和中坝作坊小镇已正式开园,游客反响良好;全面完成燕翔洞、中坝大峡谷4A、子午银滩3A级景区的整改提升工作,汉江石泉古城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饶峰镇胜利村、后柳镇中坝村被省旅发委批准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以县城标志标线标牌提升、文化景观路、重点全域停车场建设、景区路安保设施和标志标线完善、县城至后柳河道疏浚为重点的交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其中童关旅游村停车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WiFi全覆盖和智慧旅游项目已全面完成县内9个主要景区共计41处点位的wifi全覆盖并投入应用;二期工程新增雁山瀑布等6处景区景点、重要节点及关键场所48个wifi全覆盖及44个视频监控布点和施工全面完成。旅游微官网已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

四:制定出台了《引客入石奖励办法》《石泉县旅游景区(点)管理办法》和《导游队伍建设方案》,组建了旅游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招录20名旅游讲解服务人员正式上岗,为各景区(点)配备了20个公益性岗位导游人员。旅游公厕和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进一步完善了旅游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两河旅游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城、后柳、城关旅游服务中心正在加快推进。旅游指挥调度中心已接入县政务中心三楼的“智慧石泉”机房并正式投入使用。制定了《旅游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挂牌成立了市场监管分局、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在小长假和周末期间常态化开展旅游综合执法服务。加大旅游行业培训力度,共组织全域旅游等七类专题培训,培训干部及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

六: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已在县内宾馆饭店、公交大巴及LED屏等场所进行旅游画册和形象宣传片投放,在十天高速石泉出口、安康高客站制作户外旅游宣传牌和宣传广告;组织参加了西安、天水等专场推介,并常态化开展县内旅游宣传活动。吸纳20余家企业免费加入村游网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成功举办五大文化旅游活动,积极参加安康汉江龙舟节,进行专场推介,组织一批旅游达人游石泉,宣传石泉。

(二)突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持续跟进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扎实做好省级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准备,根据省考、市考指标要求,全面细化分解全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任务,6月2日召开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推进会,并先后多次赴镇村对迎验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下发督查通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省文化厅和市文广局已于11月23日对石泉县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建设进行了实地查看验收,对石泉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一: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石泉大剧院正式投入使用,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常态化免费对外开放,并在节假日期间调整开放时间,更好地服务群众。图书馆已顺利通过第六次评估定级,以评促建效果显著,新增防盗仪、存包柜、地方文献上架借阅等设施日趋齐全,并建成池河图书馆和文化馆分馆。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认真组织开展了春节民间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走基层、社团调演及汉调二黄业余剧团专场演出、文化服务进基层和广场舞大赛等群文活动。参加的安康龙舟节系列活动文艺节目,一县一场特色文艺节目展演、龙舟对抗赛、江上吟唱均获得一等奖,歌伴舞《汉江船夫曲》作为唯一一个县区节目入选龙舟节开幕式演出。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荣获群英奖,参加的陕南民歌大赛《汉江船夫曲》荣获一等奖,并授予袁国辉同志“2017年十大陕南民歌手”称号。辅导并派员参加的北街社区合唱团参加七彩夕阳第八届全国中老年合唱表演赛获得金奖;辅导的广场舞参加香溪文化广场杯“安康节拍舞动汉江”市县联动竞演暨陕西省第三届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安康海选赛二等奖。

三: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切实做好云雾山鬼谷岭天台观遗址保护和中池花屋汪氏民居维修保护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6月10日为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禹王宫广场举办石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展演活动。成功申报二里自乐社、石泉鬼谷庄为安康市第一批非遗项目生产性示范基地,庖汤会成功入选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迎丰镇、云雾山、后柳中坝小镇授牌建立《鬼谷子传说》传习基地,协助《鬼谷子传说》传承人开展传承、传讲活动。

四:广播电视宣传凝心聚力。广播电视建设和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大农村户户通、调频广播的维修以及日常维护工作力度,共开展维护300余次。碉堡梁高山台站建成投入使用,现已正常转播一套电视节目和四套广播节目;政府购买农村有线电视服务已接入10006户,完成一期购买1.5万户的66.7%;截止目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达1750余场次,累计服务19.7万人次。

五是充分发挥宣传喉舌作用,《石泉新闻》发稿156组1212条,开辟了能人兴村、追赶超越、脱贫攻坚、新民风建设等新闻专栏。在安康电视台《安康新闻》、《金州播报》发稿322条,质量分1999分。在陕西台新闻节目发稿31条。

(三)创新管理,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扎实有效。

为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行为,为旅游产业繁荣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了《2017年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工作方案》、《2017年小长假旅游接待服务工作方案》,印发了石泉县2017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和“清源”“固边”“护苗”“净网”“秋风”专项行动方案,扎实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并与旅游经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重要节假日前集中开展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月开展市场双随机抽查4次,出动检查人员5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120余家次,排查安全隐患25余处,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排除了旅游市场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增强了业主的安全守法经营意识,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共办理网吧违规经营案件6起,歌舞娱乐场所案件2起。接到旅游投诉4个, 并全部办结,投诉受理率和结案率达到100%,文化市场净化率和网络文化环境抽查合格率均达97%以上。

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有以下亮点:

1、品牌创建取得成效。1月石泉县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旅游示范县”称号,并颁发奖牌;后柳镇被省旅游局授予“省级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十大旅游名镇”、后柳镇叶苑客栈授予“省级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十大精品民宿”称号。汉江石泉古城成为全市今年唯一一家国家AAAA级景区,饶峰镇胜利村、后柳镇中坝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2、景点建设取得突破。雁山瀑布景区、鬼谷子文化小镇(鬼谷庄)、中坝作坊小镇、后柳根艺奇石园、饶峰胜利旅游村等一批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相继建成,进一步丰富了石泉县的旅游产品,其中雁山瀑布、鬼谷庄、胜利旅游村已正式对外营业,受到游客的青睐。

3、文旅融合深度推进。为挖掘文化旅游品牌,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今年开展了各类活动。举办了春节民间文化艺术节、鬼谷子诞辰祭祀活动、云雾山之春、汉江之夏、水乡之秋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举办了鬼谷子文化小镇美食文化节、饶峰驿站百合花节、长岭村插秧节和熨斗古镇收稻大赛等民俗体验活动;老街民俗文化展演实现常态化,新增情景剧《石磨谜案》,受到群众和游客的广泛赞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旅游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4、群文工作成绩显著。安康龙舟节一县一场特色文艺节目展演、龙舟对抗赛、江上吟唱均获得一等奖,歌伴舞《汉江船夫曲》作为唯一一个县区节目入选龙舟节开幕式演出。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荣获群英奖,陕南民歌大赛《汉江船夫曲》荣获一等奖,并授予袁国辉同志“2017年十大陕南民歌手”称号。7月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现场会在石泉召开。围绕新民风建设,开展“文化服务近百村”送戏下乡120余场次。

5、各类培训成效明显。开展了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导游讲解、服务礼仪等各类培训,范围广、层次高,成效好,得到广大参训人员的好评。

6、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先后赴西安、北京、杭州等多地参加宣传推介,并在2017年4月份召开的全省全域旅游推进上,石泉县代表安康市进行了“十百千”乡村旅游发展专场推介,石泉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7、机制创新有新进展。探索“1+3”旅游综合执法体系,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相继挂牌运行。节假日期间,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市场监管人员坚守岗位,在景区景点、重要活动现场来回巡查、执勤和服务。据统计,共出动旅游警察200余人,旅游巡回法庭车30台次,旅游市场监管分局40余人,解决旅游纠纷3起,受理游客投诉4起,投诉受理率和结案率达到100%,累计接受旅游咨询达万余次,第一时间维护了游客权益,保障旅游市场秩序,增强游客安全感。

总之,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石泉县文广旅游局全面完成了2017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还需加大创建力度,争取首批通过验收;二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市场趋于疲软,部分业主信心不足,导致一些项目进展缓慢;三是专业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尚需加强。

二、2018年工作打算及工作措施

工作思路:2018年,石泉县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三宜石泉”建设,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全国文化先进创建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持续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文化旅游行业管理更加规范,力争2018年再创佳绩,不断提升“秦巴水乡 石泉十美”旅游品牌形象知名度,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8%,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工作重点:

一:力争首批顺利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验收。认真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导则》和《验收标准》,进一步夯实责任,查缺补漏,补齐短板,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二: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强力推进云雾山鬼谷岭、印象汉江项目、后柳水乡整体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云雾山鬼谷岭试开园和燕山瀑布正式开园,启动雁山瀑布、云雾山鬼谷岭和杨柳风情园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扎实推进全县景区景点提等升级。

石海清泉

三:提升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城区交通标识体系,配套建设雁山瀑布停车场,改建熨斗先联停车场。建成3处汽车自驾游营地和10处旅游厕所,创建3星级酒店1家。

四:切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池河五爱和明星村、中池堰坪旅游村高水平开发建设,打造长岭古村落“世外桃源”,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助力“脱贫攻坚”显成效。

五:积极推进全国文化县创建工作。启动并扎实推进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和电视台新址装修和搬迁,扎实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6个,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

六:强力推进文旅融合“15551”工程。认真筹备组织好五大旅游文化周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鬼谷子文化、蚕桑文化和汉水文化,策划包装一批文旅融合产品。举办鬼谷子高峰论坛、鬼谷庄全国楹联征集和蚕桑文化系列活动。围绕鬼谷庄开园和云雾山试开园,策划组织系列文化活动,带动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举办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提升文化纪念品和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秦巴水乡、石泉十美”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七:加强文旅市场安全监管。以日常监管和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大对景区景点、客运站、水运码头、宾馆饭店以及文化娱乐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1000人次,开展旅游行业诚信服务企业和文明之星评比活动。努力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

八: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开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工作措施: 坚持“五抓”:一:抓干部作风。今年石泉县文广旅游局面临两大创建任务,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全局所有干部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一要加强学习教育,坚持每半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积极参加全县干部学习考试,提升干部能力水平;二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行业法律法规作为抓行业工作主线贯穿始终,景区建设和管理、游客接待和服务、行业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都要以行业法律法规为总刚,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三要开展培训,邀请省、市领导和专家来石泉县对全县范围内的文化旅游工作者和经营者就全域旅游和行业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辅导培训,提升行业从业人员能力和水平。

二:抓任务分解。切实履行好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职责,确保政令畅通。组织召开好2018年国家全域旅游推进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大会,对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和全年文化旅游工作目标考核任务进行逐一细化分解。同时就加快景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宣传营销、旅游村镇建设等工作任务在局内部进行分工,夯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抓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分担工作压力,形成干事合力。

三:抓协调沟通。“政府统筹、强力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力,社会联动、群众参与”是石泉旅游发展到今天一直在坚持的发展模式,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不管是旅游项目建设还是景区宣传营销,要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该由企业和市场做的工作放手让企业去干,企业对市场研究更加深入,该局重点做好服务和引导,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加油鼓劲,既要管理企业,又要依托企业,相辅相成,共同前进。

四:抓督办考核。工作做得实不实,任务能不能完成,重点是要加大检查督办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与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联合督办工作力度,对文化旅游工作职能部门、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月督查、季通报,对文广旅游局干部工作绩效情况实行严格考核奖惩。

五:抓党风廉政建设。要充分认清当前复杂和严峻的形势,管好自己、管好干部,带好班子、带好队伍,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及各项工作纪律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