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  张泉


个人先进事迹介绍:

张泉,男,汉族,1963年5月生,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陕西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研究生学历。先后在渭南市审计局、华山景区管委会任职,现任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泉同志能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其突出的业绩、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加快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和促进渭南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熟悉企业管理和经济工作。几年来,张泉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重大决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牢固树立的宗旨意识。在工作中善于学习财经法规、经济管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熟悉金融和资本运营,能够出色胜任本职工作。

二、工作思路清晰,组织领导能力较强。

张泉同志在华旅集团工作期间,注重从实际出发,依托旅游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华山景区的资源优势,围绕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出了“山上扩容、山下留客”的发展路径,明确了华旅集团“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资本运作为引擎、以安全运营为保障”的发展思路。同时,根据景区实际,提出了建设西部最大的休闲养生文化度假区的发展目标,将景区项目建设的重点从“山上扩容”向“山下留客”转变,编制了《华山景区旅游文化产业概念性规划》、《华旅集团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策划了24个重点项目,其中华山医养中心、华山文化艺术中心、古柏行文化长廊景区段恢复三个重点项目被列为全省30个重大文化项目。

三、坚持改革创新,工作实绩比较突出。张泉同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作风扎实、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精神。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大力推进企业组织架构体系、劳动用工体系、薪酬管理体系三项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集团内部管理机制;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度过了各个黄金周、小长假的度节执勤工作,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大胆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成立了华山智慧旅游公司、中旅华山旅游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园林绿化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涉足新的业务领域。

经过几年努力,华山国际大酒店、华山自驾露营基地、游客中心商城、景区WIFI覆盖、景区亮化工程已竣工使用;华山医养中心、华山文化艺术中心、古柏行景区段恢复项目、陕西道教学院、华山喜来登酒店已开工建设,华山清心温泉、悠然谷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同时还策划了华山室内滑雪场项目、华山户外运动基地、华山温泉公园等项目。与蒲城县合作成立了华蒲公司,全力打造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已完成征迁 314户;与韩城、合阳合作成立沿黄公路客运公司已挂牌运营;与潼关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山西永济市政府合作托管五老峰等景区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16年,华山景区全年实现购票登山人数263万人次、同比增长4.9%;门票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7.77%,分别是2013年的125%、128%。集团全年实现经营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49.01%、是2013年的236%、超出集团年初目标任务2800万元;其中新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04亿元,占到集团总收入的36.3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493万元、同比增长12.56%、是2013年的475%、超出年度目标任务58万元;截止2016年底,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9.55亿元,较2013年增加40.24亿元,增幅432.22%;净资产为29.77亿元,较2013年增加24.8亿元,增幅498.99%。

四、遵守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提升廉洁从业水平。张泉同志认真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时刻警示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同时,全面履行企业党委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从严要求自己的亲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坚持做到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五、工作作风民主,广泛联系职工群众。在工作中张泉同志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善于团结一班人,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注重联系群众,经常深入一线,与职工交朋友、听取职工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细微处做起关心、关注职工生活,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职工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