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项目建设亮点纷呈

今年以来,石泉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引擎”,提振精神,聚合力量,举全县之力引项目、促发展,保持了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以城镇建设为龙头,打造项目建设主战场。按照“12311”县域城乡居住体系,加快三大片区开发。在东延片区,城投大厦主体竣工,影视文化中心、金江龙庭、万景国际、快捷酒店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在新堰片区,公安技侦大楼、路网工程、新区限价房加快建设,四星级宾馆、商业街项目签订招商引资框架协议;在老城片区,县城古街改造整体推进,影剧院棚户区改造、桃园路市场改扩建、人民大厦、城西物流及停车场项目顺利实施。   

以园区建设为承载,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按照“园区承载、龙头引领,改造传统、发展新兴,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工业“一园二区”(县工业园区和古堰、池河聚集区)核心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及扩建道路11条9公里,建成供排水、污水,电力、通讯管网32公里,检查井1600座,配套建设园区信息化服务体系3.9万㎡,6万㎡钢结构标准化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奥邦锻造、秦巴水利水电、东力栲胶、博硒农业、丰标牛肉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建成投产。1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园区总面积达到33700亩,实现总产值1.83亿元,带动就业1500人,开展农民培训3000人。   

以旅游产业为支撑,打造石泉十美新名片。后柳水乡、汉江三峡、县城明清古街改造提升、灵雀山佛教文化苑、中坝峡谷漂流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陆续进入建设高潮或建成投运,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中坝大峡谷顺利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全县第二、全市第四个4A级景区,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融资合作开发方案基本形成,石泉鬼谷子传说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城农家乐、宾馆、酒店生意持续火爆,今年累计接待游客19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旅游产业已成为石泉县最具魅力最能长效的一个支柱产业。   

以保障民生为根本,打造民生幸福工程堡垒。新开工各类保障房3006套24.85万平方米,16个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启动移民搬迁建房主体工程726户,其中主体竣工476户。完成投资12510万元。中小学营养午餐配送中心、学生宿舍及教师周转房、幼儿园、职教中心实训楼、青少年活动中心、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一批教育、就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社会养老服务领域,民康老年公寓、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怡康老年公寓3个社会养老服务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加快医疗体系建设,县医院医技大楼、妇幼保健院施工进入尾声,县疾控中心进行规划设计。   

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打造投资兴业引力器。推行监察室和监察员派驻、“宁静生产日”和“首查不罚”及“十个严禁”等保护性、约束性制度,杜绝“三乱”行为,严肃查处和打击了一批阻挠、破坏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对投资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不力、问题较多的部门和单位公开通报,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优化审批流程,建立联审联批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后期跟踪服务,对招商企业实行“一个落户企业、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工作小组负责、一套服务措施保障、一抓到底见效”的“五个一”协调包抓工作机制,出台“三上”企业培育办法,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全县上下形成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关心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打造畅联项目建设新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定期巡查重点骨干项目机制,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市重点项目推进办法》和《项目建设单项考核办法》,严格实行奖惩考核和问责制度。按照重点项目“五包(包前期、包开工、包融资、包环境、包投产)”的要求,夯实“三长(县长、局长、镇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分管县长在破解难题上的作用、部门局长在包装和争取项目上的作用、镇长在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上的作用,定期由主管县长召开重点项目协调会,对项目建设情况碰头分析,研究措施推进项目建设。实行重点项目县级包抓领导随时督办、督查组常年督办和督查室、项目办联合专项督办的“三线”督办制,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督查督办和效能问责力度,助推项目建设加速加力。

 
 
责任编辑:赵万本  发布时间:2015年2月9日    
 
 
建设与维护:陕西省《网上陕西》编辑部   办公地址:陕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大院
电子信箱:w8729838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298388
陕IP备05008609号
特别声明:转载使用本站内容,需经本站同意,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