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汉中市人口计生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洋县计生工作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人口文化建设、转型发展,精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为主要抓手,计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度,出生3825人,出生政策符合率96.58%,出生率为9.49‰;人口自然增长率2.27‰;出生人口性别比106.98。连续五年全市人口计划生育考核名列前茅。
【领导重视,切实夯实考核机制】
洋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口计生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进村入户调研人口计生工作,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实行正科级领导干部计生工作离任审计、村两委成员提名审查计生情况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改革目标责任考核评估方式,增大人口信息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考核比重,将党政重视、群众参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依法行政、政策兑现等内容作为考核重点,注重运用全员人口数据库和出生实名登记系统等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考核的准确性。
【加大投入,突出宣传人口文化】
今年全县共投入120万元,新增人口文化园区4个,人口雕塑8尊、人口文化休闲坐凳60余个、建设文化大院18个、人口文化广场5个、人口文化园区3个、人口文化橱窗20个、大型宣传广告牌18个,建成5条宣传一条街(路),刷新国策壁(门)370座,大型彩绘宣传广告300多面。充分利用“5.29”、“7.11”等纪念日开展主题宣传。将单独两孩政策、打击两非、生育服务证改革等政策集中在开明广场、体育场、蔡伦广场等人口聚集区的LED显示屏上进行展播、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新型人口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传统婚育观念。
【简政放权,综合提升服务能力】
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坚持以“方便群众办证,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原则,实行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一是规范一孩生育登记工作。取消了《一孩生育登记服务证》,一孩生育登记由原来的镇人民政府登记改革为村(社区)登记。二是精简和规范再生育证的审批办理。三是规范《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实行“一证查验”,即时办理。解决了改革前需申请人提供结婚证、户口簿、介绍信等证明材料的问题。四是推行便民服务代办制和承诺制。《再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过程中,申请人可委托代办人办理;特殊情况的,由夫妻双方对其真实性作出承诺,填写《承诺书》后予以办理。五是实行网上办证。在网上开通了“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系统”,实行群众网上申请预约、网上办证。《再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独生子女证》申请表,无需手工填写,全部由系统提取全员人口信息后自动生成,做到规范准确。同时,推行一站式服务、村级代办服务制,申请夫妇在异地的,由代办人或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办证人员依据“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系统”中申请人反馈的地址,将证件邮寄给申请人夫妇。自4月份改革生育服务证制度以来,全县共办理各类计划生育证件1400余份,一孩登记1000余人。
【夯实基础,突出规范精细管理】
今年,洋县以开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精细化管理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了镇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一是统一管理模式。制定下发了《洋县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开展了创建精细化管理示范镇活动。明确了镇村两级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夯实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镇计生办督查落实、一班人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层级领导责任制。全县已建成精细化管理示范村40个。二是规范便民服务。全县18个镇(办)全部建立了“一厅式”便民服务大厅,统一设立了服务窗口,积极推行承诺代办制,为办事群众提供足不出厅的高效快捷服务。三是优化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采集、录入日常化;信息纠错经常化;信息通报、核查及时化;信息安全常态化的“四化” 维护制度。利用“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系统”实现了县内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婚姻登记信息、出生实名登记信息、出生医学证明办理信息、公安入户信息共享。实施镇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信息核查,不断提高全员人口信息质量。四是规范档案管理。镇级实行无纸化办公,档案电子化管理;村级表册资料精简为“一单一卡一册”。五是规范计生公开栏。全县所有镇村均对计生“五项”办事内容、流程图和优惠政策落实、违法生育处理情况全面进行了公示公开;同时公开了生育政策、各项优惠政策和监督员、维权员及联系电话,确保了人口计生工作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搭建平台,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频繁流动,给计生服务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洋县以创建网格化服务管理示范社区工作为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着力点,下发了《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网格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的实施意见》在北街、西街社区开展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网格化示范社区工作,进一步夯实责任,彻底解决管理服务对象底子不清、漏管失管、责任不明、出现问题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构建全方位精细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格局,推动网格化"以房管人"向制度化运作、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纵深发展,有效地搭建服务管理新平台。两个社区按照辖区分部划分了网格区域,制作了网格管理示意图。由社区内物业小区、辖区单位、警务室、村(居)民小组长等人员组成社区计生领导小组。成立人口计生办公室,建立社区责任人、计生专干、网格责任人、信息员“四级”计生服务管理构架,负责网格内人口的动态服务和管理,使网格内的计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明确了网格信息员职责及考核办法。公开工作人员信息、方便群众办事。结合社区特点悬挂布置简洁美观的宣传栏,既宣传了政策又美化了环境。开展月清季查工作,每月10日前信息员对网格内流入流出人口动态核实,每季度社区采取不漏街道、街道不漏楼栋、楼栋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档的方式,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进行拉网式清理核查。社区计生办建立网格化以房管人服务管理电子档案,在辖区居住的人口全部以户为单位建立档案,按照常住、租房户、空挂户、流入、流出人口等类别录入信息平台,形成一楼一册、一户一档,实行分类标注,分类管理与服务,及时变更网格内居住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信息,实现流入人口底子清楚、租住地清楚。与出租房屋户签订以房管人协议157份,与辖区32个单位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细分“网格”信息化管理,落实了精细化“以房管人”,形成了符合社区实际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全覆盖管理服务网络,使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流程化。
2015年,洋县人口计生工作不因国家政策调整而动摇国策地位,而是面向基层、破解瓶颈、服务百姓,开拓创新,大胆改革,全面推进生育证制度改革,开辟“一证查验”、网上办证、基层基础精细化管理、社区人口网格化管理等,创造了洋县模式、汉中经验、在全省示范。受到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高度肯定和推广,汉中以洋县模式在国家、在海南等多地巡回报告推广,迎来了多家媒体、兄弟省、市、县的学习借鉴。同时,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做了今后工作的有力铺垫。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计生工作任重道远,改革挑战艰难重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吹响向新一轮改革进军的号角,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一定能以强劲的动力加速前进,一个融亲情计生、人本计生、法治计生、和谐计生为一体的计生工作新品牌将崛起于天汉大地。